滃浡
【拼音】:wěng bó
【注音】:ㄨㄥˇㄅㄛˊ
【结构】:滃(左右结构)浡(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滃浡'。亦作'滃勃'。云蒸雾涌貌。引申为磅礴。
基础解释见/'滃渤/'。
引证解释⒈见“滃渤”。
网络解释滃浡滃浡亦作“滃渤”,亦作“滃勃”,出自《文选·郭璞》:“气滃渤以雾杳,时郁律其如烟。”
汉语大词典见“滃渤”。《汉语大词典》:滃渤 拼音:wěngbó亦作“滃浡”。亦作“滃勃”。(1).云蒸雾涌貌。《文选·郭璞〈江赋〉》:“气滃渤以雾杳,时郁律其如烟。”李善注:“滃渤,雾出貌。”唐柳宗元《招海贾文》:“阴阳开阖兮,气雾滃渤。”清刘大櫆《游黄山记》:“山半出云,如冒絮,如白龙,滃浡晃荡,奔逐四会。”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一》:“冈陵川阜,与宗社之培植,相摩荡、相推移,滃勃郁积,日出而不穷,奚其息也?奚其爱也?”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濡巨笔,就壁作画。须臾之间,画为山水,烟云滃渤,气势淋漓。”(2).引申为磅礴。徐迟《直薄峨眉金顶记》:“郭璞在他的气势滃渤的诗篇《江赋》中,则歌唱道:‘峨眉为泉阳之揭。’”
其他释义1.见'滃渤'。
读音:wěng,wēng
[wěng]
[ wěng ]1. 形容水盛:“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2. 形容云起:潼滃。滃郁。滃滃(云气涌起)。
[ wēng ]1. 〔滃江〕水名,在中国广东省。
读音:bó
[bó]
(动)〈古〉兴起;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