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徽纆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徽纆

徽纆

【拼音】:huī mò

【注音】:ㄏㄨㄟㄇㄛˋ

【结构】:徽(左中右结构)纆(左右结构)

【简体】:徽纆

【繁体】:徽纆

解释

词语解释亦作'徽墨'。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引申为捆绑;囚禁。比喻法度或规矩。

基础解释亦作/'徽墨/',中国名墨之一,因产于徽州得名称。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引申为捆绑;囚禁。比喻法度或规矩。

引证解释⒈亦作“徽墨”。⒉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引《易·坎》:“上六,係用徽纆,寘于丛棘。”陆德明释文引刘表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晋张华《答何劭》诗:“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艺文类聚》卷五四引南朝宋傅亮《为刘毅军败自解表》:“圣恩含宥,弛其徽墨。”《新唐书·窦建德传》:“琮率郡属素服面缚军门,建德亲释徽纆。”王闿运《哀江南赋》:“寻干戈而自戮,繫徽纆而待诛。”⒊引申为捆绑;囚禁。引《后汉书·西羌传论》:“壮悍则委身於兵场,女妇则徽纆而为虏。”《魏书·高祖纪上》:“詔曰:‘隆寒雪降,诸在徽纆及转输在都或有冻馁,朕用愍焉。’”⒋比喻法度或规矩。引晋陆机《挽歌辞》之二:“五常侵轨仪,夕气牵徽墨。”明刘基《郁离子·公孙无人》:“则王之所重轻,人知之矣,而又欲绳之以王之徽纆,范之以王之榘度。”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大义微言,皆所不遑研究,此正束缚天下文人学者一徽纆而已。”

网络解释徽纆古代狱具。是指缚绑俘虏或罪犯的绳索。狱具在古代分为系缚与桎梏二类。系缚,即用绳索为之。徽纆,即系缚的一种。魏张揖《广雅》:“徽,索也”。宋陈彭年等重修宋本《玉篇》:“徽,太索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纆,索也”。《周易集解》引虞翻云:“徽纆,黑索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刘表云:“三股曰徽,两役曰纆,皆索名。以系缚其罪人矣”。《易·坎》:“系用徽纆,寘于丛棘。”即将人用绳索捆绑起来,放在重重荆棘之中,是最早囚禁罪人所用的狱具。此后,以绳索(徽纆)捆绑未决、已决犯,束缚其自由,防御其逃逸,已成为常制。

综合释义亦作“徽墨”。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易·坎》:“上六,係用徽纆,寘于丛棘。”陆德明释文引刘表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晋张华《答何劭》诗:“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艺文类聚》卷五四引南朝宋傅亮《为刘毅军败自解表》:“圣恩含宥,弛其徽墨。”《新唐书·窦建德传》:“琮率郡属素服面缚军门,建德亲释徽纆。”王闿运《哀江南赋》:“寻干戈而自戮,繫徽纆而待诛。”引申为捆绑;囚禁。《后汉书·西羌传论》:“壮悍则委身於兵场,女妇则徽纆而为虏。”《魏书·高祖纪上》:“詔曰:‘隆寒雪降,诸在徽纆及转输在都或有冻馁,朕用愍焉。’”比喻法度或规矩。晋陆机《挽歌辞》之二:“五常侵轨仪,夕气牵徽墨。”明刘基《郁离子·公孙无人》:“则王之所重轻,人知之矣,而又欲绳之以王之徽纆,范之以王之榘度。”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大义微言,皆所不遑研究,此正束缚天下文人学者一徽纆而已。”徽纆[huīmò]捆绑犯人的绳索。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序〉:「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汉语大词典亦作“徽墨”。(1).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易·坎》:“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陆德明释文引刘表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晋张华《答何劭》诗:“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艺文类聚》卷五四引南朝宋傅亮《为刘毅军败自解表》:“圣恩含宥,弛其徽墨。”《新唐书·窦建德传》:“琮率郡属素服面缚军门,建德亲释徽纆。”王闿运《哀江南赋》:“寻干戈而自戮,系徽纆而待诛。”(2).引申为捆绑;囚禁。《后汉书·西羌传论》:“壮悍则委身于兵场,女妇则徽纆而为虏。”《魏书·高祖纪上》:“诏曰:‘隆寒雪降,诸在徽纆及转输在都或有冻馁,朕用悯焉。’”(3).比喻法度或规矩。晋陆机《挽歌辞》之二:“五常侵轨仪,夕气牵徽墨。”明刘基《郁离子·公孙无人》:“则王之所重轻,人知之矣,而又欲绳之以王之徽纆,范之以王之矩度。”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大义微言,皆所不遑研究,此正束缚天下文人学者一徽纆而已。”

国语辞典捆绑犯人的绳索。

辞典修订版捆绑犯人的绳索。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序〉:「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其他释义1.亦作'徽墨'。2.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3.引申为捆绑;囚禁。4.比喻法度或规矩。

字义分解

读音:huī

[huī]

(1)(名)表示某个集体的标志或符号:军~|国~|队~|党~。

(2)(形)美好的:~号。

(3)(名)指徽州(旧府名;府治今安徽歙县)。

读音:mò

[mò]

绳索。

徽纆相关成语

徽纆相关词语

上一个:徽钦

下一个:徽音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