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
【拼音】:wù hòu
【注音】:ㄨˋㄏㄡˋ
【结构】:物(左右结构)候(左右结构)
【简体】:物候
【繁体】:物候
词语解释物候wùhòu。(1)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如植物开花、结果;动物蛰眠、迁徙以及始霜、解冻等。物候[wùhòu]⒈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如植物开花、结果;动物蛰眠、迁徙以及始霜、解冻等。英phenology;naturalphenomenathatrecurperiodically;
基础解释(名)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动物的冬眠,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等)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引证解释⒈动植物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周期现象。泛指时令。引《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嗟时序之迴斡,叹物候之推移。”唐元稹《玉泉道中作》诗:“楚俗物候晚,孟冬纔有霜。”清史麟《台城路·秋晚泛舟》词:“澹月襟怀,新晴物候,底事吟情潦草。”陈去病《晚抵丰镇》诗:“平畴弥望息边尘,蔬果駢闐物候新。”
网络解释物候物候(wùhòu)是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汉语大词典动植物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周期现象。泛指时令。《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嗟时序之回斡,叹物候之推移。”唐元稹《玉泉道中作》诗:“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清史麟《台城路·秋晚泛舟》词:“澹月襟怀,新晴物候,底事吟情潦草。”陈去病《晚抵丰镇》诗:“平畴弥望息边尘,蔬果骈阗物候新。”
国语辞典万物应节候而异,称为「物候」。如草木荣枯,昆虫发蛰,候鸟往来。物候[wùhòu]⒈万物应节候而异,称为「物候」。如草木荣枯,昆虫发蛰,候鸟往来。引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嗟时序之回斡,叹物候之推移。」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英语naturalphenomenaofaseasonalnature德语Phänomen,Anzeichen(S)法语phénomènenaturelsaisonnier
辞典修订版万物应节候而异,称为「物候」。如草木荣枯,昆虫发蛰,候鸟往来。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嗟时序之回斡,叹物候之推移。」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英语phenologyphenological phasephenological period
其他释义动物和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气候的反应。如植物的萌芽、开花、结实等,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在自然界中,还有季节性变化规律的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初雪、结冰、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可根据物候安排农事,指导农业生产。
1.物候学家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赞赏。
2.天涯殊节序,物候亦逢时。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4.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5.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一个主要因素。
6.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他是来观察物候,做科学研究的。
7.各树种的物候学特性除和环境密切相关外还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
8.地处夏县鸣条岗华夏文明发祥地,也是华夏葡萄酒起源地的格瑞特酒庄,与法国波尔多地区在同一纬度,物候条件极为相似,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葡萄酒黄金产区。
9.清明时节物候好,草木繁茂,春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城乡内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朋友,清明节来到,你也要充满生机噢。
10.在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的阴暗条件下贮留雌性蚜可以适当延长其发育,以使角倍蚜与盐肤木在物候上达到最佳吻合。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
读音:hòu
[hòu]
(1)(动)等待:~车室|你稍~一会儿;他马上就来。
(2)(动)问候;问好:致~|敬~起居。
(3)(名)时节:时~|气~|~鸟。
(4)(名)我国古代把五天叫做一候;现在气象学上仍沿用:~温。
(5)(名)(~儿)情况: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