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无完肤
【拼音】:jī wú
【词性】:成语。
【简体】:肌无完肤
【繁体】:肌無完膚
词语解释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⒈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成语解释肌无完肤
网友释义肌无完肤,汉语成语,意思是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辞典修订版身上没有一块完好的肌肤。形容受伤惨重。《旧五代史.卷六五.唐书.李建及传》:「建及少遇祸乱,久从战阵,矢石所中,肌无完肤。」也作「体无完肤」、「身无完肤」。
成语词典版01.《旧五代史.卷六五.唐书四一.李建及列传》:「建及少遇祸乱,久从战阵,矢石所中,肌无完肤。」
其他释义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1.好象成死样一般,整个脸上已肌无完肤,一片狼稽,望之,叫人惊心怵目:两眼皮均被撕豁,鼻子咬掉,少了一耳,脸上有五六处噬伤。
读音:jī
[jī]
(名)肌肉;人体和动物体的一种组织;能收缩而引起器官的运动:二头~|~腱|~肤。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wán
[]
(1)(形)消耗尽;没有剩的:~毕。
(2)(动)完结;完成:~工|~稿。
(3)(动)交纳(赋税):~粮。
(4)姓。
读音:fū
[]
(名)皮肤:切~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