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拼音】:tài píng yù lǎn
【注音】:ㄊㄞˋㄆ一ㄥˊㄩˋㄌㄢˇ
【简体】:太平御览
【繁体】:太平御覽
词语解释太平御览TàipíngYùlǎn。(1)宋代的类书。宋太宗时李昉等人辑,共1000卷,分55门,引证书籍多至1690种,其中汉人的传记、旧地志,都是现在失传之书。太平御览[tàipíngyùlǎn]⒈宋代的类书。宋太宗时李昉等人辑,共1000卷,分55门,引证书籍多至1690种,其中汉人的传记、旧地志,都是现在失传之书。英TaiPingYuLan(TaipingImperialEncyclopaedia);
基础解释是宋代著名的类书
网络解释太平御览(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该书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
高级汉语词典宋代的类书。宋太宗时李昉等人辑,共1000卷,分55门,引证书籍多至1690种,其中汉人的传记、旧地志,都是现在失传之书
其他释义类书名。宋初李
1.《太平御览》和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
2.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3.宋代《太平御览》引《风土记》的记载说,“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
4.之得名,相信为陶渊明所改,根据《太平御览》引用《陶靖节集读山海经诗》,“刑天”。
5.可惜杜环的《经行记》原书失传,但是其族叔杜佑在所著《通典》中摘引数段;此外《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和《文献通考》亦有少量转引。
6.若志不彊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7.若志不彊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8.《太平御览》和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76969/太平御览造句)
读音:tài
[tài]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读音:píng
[píng]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读音:yù
[yù]
(1)(动)驾御车马;赶车。
(2)(动)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
(3)(名)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赐~|~前。
(4)(动)抵挡:防~|~寒|~敌。
读音:lǎn
[lǎn]
(动)看:游~|展~|浏~|阅~室|一~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