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书邮
【拼音】:jì shū
【结构】:寄(上下结构)书(独体结构)邮(左右结构)
【简体】:寄书邮
【繁体】:寄書郵
词语解释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引证解释⒈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引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问:‘郎何之?’答云:‘为人作寄书邮。’”
网络解释寄书邮寄书邮拼音:解释:1.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网友释义寄书邮拼音:解释:1.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汉语大词典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问:‘郎何之?’答云:‘为人作寄书邮。’”
国语辞典邮,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寄书邮指传递书信的人。
辞典修订版邮,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寄书邮指传递书信的人。《聊斋志异.卷二.巧娘》:「问:『郎何之?』答云:『为人作寄书邮。』」
其他释义1.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读音:jì
[jì]
(1)(动)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信|~钱|~包裹。
(2)(动)付托;寄托:~存|~希望于青年。
(3)(动)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食|~居。
(4)(动)认的(亲属):~父|~母|~儿|~女。
读音:shū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读音:yóu
[]
(1)(动)邮寄;邮汇:上月给家里~了二十元。
(2)(形)有关邮务的:~包|~车|~费|~件|~局|~票|~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