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冠
【拼音】:yù guān
【注音】:ㄩˋㄍㄨㄢ
【结构】:玉(独体结构)冠(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玉饰之冠。指鸡冠。指白莲花冠。道士的帽子。玉冠[yùguān]⒈玉饰之冠。指鸡冠。指白莲花冠。道士的帽子。
引证解释⒈玉饰之冠。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附录汉班固曰:“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紱,车黄屋,从百司,謁七庙。”⒉指鸡冠。引南朝梁简文帝《斗鸡》诗:“玉冠初警敌,芥羽忽猜儔。”⒊道士的帽子。引唐项斯《送宫人入道》诗:“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⒋指白莲花冠。引唐白居易《六年秋重题白莲》诗:“素房含露玉冠鲜,紺叶摇风鈿扇圆。”
网络解释玉冠(梨品种)玉冠,梨,品种名称为玉冠,选育单位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该品种树势生长强健,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易旺长,花芽易形成.在建宁县种植,萌芽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初;初花期3月中旬初,盛花期3月中下旬,终花期3月中旬末至3月下旬;
综合释义玉饰之冠。《史记·秦始皇本纪》附录汉班固曰:“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紱,车黄屋,从百司,謁七庙。”指鸡冠。南朝梁简文帝《斗鸡》诗:“玉冠初警敌,芥羽忽猜儔。”道士的帽子。唐项斯《送宫人入道》诗:“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指白莲花冠。唐白居易《六年秋重题白莲》诗:“素房含露玉冠鲜,紺叶摇风鈿扇圆。”
汉语大词典(1).玉饰之冠。《史记·秦始皇本纪》附录汉班固曰:“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绂,车黄屋,从百司,谒七庙。”(2).指鸡冠。南朝梁简文帝《斗鸡》诗:“玉冠初警敌,芥羽忽猜俦。”(3).道士的帽子。唐项斯《送宫人入道》诗:“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4).指白莲花冠。唐白居易《六年秋重题白莲》诗:“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其他释义1.玉饰之冠。2.指鸡冠。3.道士的帽子。4.指白莲花冠。
1.一身银灰金寿纱外套,内里一身月白锦袍,腰间缀着他最常带的透雕绶带鸟穿花纹玉佩,就差玉冠高束墨发,站在桂花树下长身玉立,如洁瑜无瑕。
2.早早散了朝,退下龙袍换上了洁净而明朗的白色锦服,内松外紧十分合身,发丝用上好的无暇玉冠了起来。眼睛很漂亮,深邃幽蓝如深夜的大海,冰冷寒冽也应该如深夜的大海。鼻若悬梁,唇若涂丹,肤如凝脂。
3.在红毯之路的起点,已经换上了一身亮红色喜服的冥寂在红毯上缓缓走来,一头黑发被玉冠束起,精心打扮过的他,朱唇玉面,使得冥寂更加俊美妖异。
4.王府的路上,都铺着长长的大红色氆氇,慕容禹直身而立,身着赤色华服,乌黑的青丝上挽着镶宝赤金玉冠,一双丹凤眼温润明媚,面容俊朗,笑容浅浅,风华绝代。
5.她抬眼看去,只见那人一身嫩藕色的衣裳,头上束了玉冠,面色皎白,身形修长,倒有几分风流之态。
6.霎时而至,只见众道人或带一字巾,九扬巾,或鱼尾金冠,碧玉冠,或挽双抓髻,或头陀样打扮,飞来许多修士。
7.不多时,一名又高又瘦,头戴白玉冠,身着青色长袍的点名官款款来到大厅中央。
8.她抬眼看去,只见那人一身嫩藕色的衣裳,头上束了玉冠,面色皎白,身形修长,倒有几分风流之态。【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88238/】
9.不多时,一名又高又瘦,头戴白玉冠,身着青色长袍的点名官款款来到大厅中央。(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88238/)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读音:guān,guàn
[guān]
[ guān ]1.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 guàn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