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利
【拼音】:cháng lì
【注音】:ㄔㄤˊㄌ一ˋ
【结构】:长(独体结构)利(左右结构)
【繁体】:長利
词语解释1.长远的利益。2.长期有利。长利[chánglì]⒈长远的利益。⒉长期有利。
基础解释长远的利益。长期有利。
引证解释⒈长远的利益。引《韩非子·备内》:“苦民以富贵人,起势以藉人臣,非天下之长利也。”汉东方朔《七谏·初放》:“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新唐书·魏徵传》:“贞观之后,纳忠諫,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徵而已。”⒉长期有利。引《国语·周语中》:“故王天下者,必先诸民,然后庇焉,则能长利。”韦昭注:“长利,长有福利也。”《汉书·景帝纪》:“亡令廉士久失职,贪夫长利。”颜师古注:“长利,长获其利。”
网络解释长利长利,(chánglì)意思是长远的利益;长期有利。
网友释义长利,(chánglì)意思是长远的利益;长期有利。
汉语大词典(1).长远的利益。《韩非子·备内》:“苦民以富贵人,起势以藉人臣,非天下之长利也。”汉东方朔《七谏·初放》:“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壄。”《新唐书·魏徵传》:“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徵而已。”(2).长期有利。《国语·周语中》:“故王天下者,必先诸民,然后庇焉,则能长利。”韦昭注:“长利,长有福利也。”《汉书·景帝纪》:“亡令廉士久失职,贪夫长利。”颜师古注:“长利,长获其利。”
1.伏承求恤民瘼,宣布诏条,去宿弊以便人,兴无穷之长利。
2.故利于彼者必耗于此,犹阴阳之不并曜,昼夜之有长短也。商鞅峭法长利,秦人不聊生,相与哭孝公。
3.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王长利杨永明作假的老搭档。
4.战俘中有木工技艺的人可以施展专长,利用废旧包装箱制作更衣座椅,自制木拖鞋。
5.最初的混乱过去后,老兵们迅速组织起来,其中最凶悍猛勇的一群骑上自行车,玩命地向周长利等人追过来。
6.他们坚信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比郭长利的条件好得多,肯定能成功的。
7.通常情况下,这笔学费是指在算入当时学费利率和增长利率后,进而从中衍生的某一明确数额的美元。
8.物价涨了,人民币跟着长。利息调了,银行存款负利息。工资升了,收入水平负增长。这年头,除了快乐,什么都在贬值。为了保值增值,新年一定要快乐哦!
9.阅读障碍儿童单纯的语音保持能力正常,但不擅长利用语义编码来促进短时记忆效果,而正常儿童却能够较好地利用语义线索。
10.他是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双料队长,利物浦对他奉若神明,他的威名让所有对手都闻风丧胆.
读音:cháng,zhǎng
[cháng]
[ cháng ]1. 两端的距离:长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 zhǎng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读音:lì
[lì]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