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鱼
【拼音】:fén yú
【注音】:ㄈㄣˊㄩˊ
【结构】:焚(上下结构)鱼(上下结构)
【繁体】:焚魚
词语解释1.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2.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焚鱼[fényú]⒈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⒉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
基础解释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
引证解释⒈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引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赞》:“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哉!”⒉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引明张煌言《陈文生<未焚草>序》:“每遇名胜,輒欲焚鱼。”清吴伟业《题鸳湖闺咏》诗之三:“新词折柳还应就,旧事焚鱼总不如。”
网络解释焚鱼焚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ényú,是指烧鱼(祭神)。
综合释义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赞》:“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哉!”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明张煌言《陈文生<未焚草>序》:“每遇名胜,輒欲焚鱼。”清吴伟业《题鸳湖闺咏》诗之三:“新词折柳还应就,旧事焚鱼总不如。”
网友释义焚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ényú,是指烧鱼(祭神)。
汉语大词典(1).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赞》:“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哉!”(2).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明张煌言《陈文生〈未焚草〉序》:“每遇名胜,辄欲焚鱼。”清吴伟业《题鸳湖闺咏》诗之三:“新词折柳还应就,旧事焚鱼总不如。”
1.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读音:fén
[fén]
(动)烧:~毁|~烧。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