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臣
【拼音】:mián chén
网友释义汉天师绵臣,字辅汉,沛国丰(江苏省丰县人),东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吴地天目山。其为创汉功臣张良(字子房)之八世孙,史书又称其名为张陵。他七岁时即能诵《道德经》,并能达其要旨。长成后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绘其形像为:庞眉文额,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顶,垂手过膝,使人望之肃然起敬!他生性好学,天文地理,河洛图纬,皆极其妙;诸子百家,三坟五典,所览无遗。先为往来吴越之地的一人大儒,从其学者有千余之众。永平二年赴“直言极谏科”而中之,汉明帝时拜巴郡江州令(今四川重庆),不久退隐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阳附近),修持炼形合气,辟谷少寝长生之道。建初五年诏举贤良方正不起,复征为博士,封冀县侯,...
读音:mián
[mián]
(1)(名)丝锦:~绸。
(2)(动)绵延:连~。
(3)(形)柔软:软~~。
读音:chén
[chén]
(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
(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