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笾豆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笾豆

笾豆

【拼音】:biān dòu

【注音】:ㄅ一ㄢㄉㄡˋ

【结构】:笾(上下结构)豆(独体结构)

【简体】:笾豆

【繁体】:籩豆

解释

词语解释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借指祭仪。笾豆[biāndòu]⒈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借指祭仪。

基础解释古代食器,竹制为笾。

引证解释⒈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引《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孔颖达疏:“盛其饌者,即三牲鱼腊籩豆是也。”《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籩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籩豆。”⒉借指祭仪。引宋苏辙《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之一:“深念勤劳,式均燕喜,籩豆有楚,鐘鼓毕陈。”章炳麟《訄书·徵七略》:“其细者,籩豆之事,佐史之职,官别为书,与周时赞大行相似。”

网络解释笾豆笾豆,拼音biāndòu,出自《东周列国志》。

综合释义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孔颖达疏:“盛其饌者,即三牲鱼腊籩豆是也。”《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籩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籩豆。”借指祭仪。宋苏辙《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之一:“深念勤劳,式均燕喜,籩豆有楚,鐘鼓毕陈。”章炳麟《訄书·徵七略》:“其细者,籩豆之事,佐史之职,官别为书,与周时赞大行相似。”

汉语大词典(1).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孔颖达疏:“盛其馔者,即三牲鱼腊笾豆是也。”《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笾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笾豆。”(2).借指祭仪。宋苏辙《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之一:“深念勤劳,式均燕喜,笾豆有楚,钟鼓毕陈。”章炳麟《訄书·徵七略》:“其细者,笾豆之事,佐史之职,官别为书,与周时赞大行相似。”

国语辞典古代祭祀燕享时,用来盛枣栗之类的竹器和盛菹醢之类的高脚木器。笾豆[biāndòu]⒈古代祭祀燕享时,用来盛枣栗之类的竹器和盛菹醢之类的高脚木器。引《论语·泰伯》:「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辞典修订版古代祭祀燕享时,用来盛枣栗之类的竹器和盛菹醢之类的高脚木器。《论语.泰伯》:「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其他释义笾和豆。古代食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引申指祭祀:笾豆之事。

笾豆造句更多 >>

1.霸主有旰食之忧,黎民怀荼毒之痛,戎首交并于中原,何遽笾豆之事哉!然“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2.殿内设列圣列后龙凤神宝座、笾豆案、香帛案、祝案、尊案等。

3.那庙中陈设的器数,如笾豆、玉帛之类,周旋的仪节,如灌献酬酢之类,每事都详细访问,却似不曾知道的一般,盖惟其敬之至,故其间之详如此。

4.祭灶时要设立神主,设祭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有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痕迹。

5.三牲五谷备齐,鬯酒是选用上等秬黍酿的旨酒,所有的簋缶鼎釜笾豆均己妥当。

6.祭日皆以立冬,祭官皆定州守土者,祭祀为中礼,其牲皆用太牢,祭祀器物为笾豆各四。

7.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

8.三酒、牲牢、郁鬯及尊彝、笾豆、簠簋、鼎俎、铏登之实,前期饬有司办具牲镬,视涤濯,奉牲则告充告各,共其明水火焉。

9.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笾豆

10.馈赠使团成员的腥、饪、饩、米禾、刍薪等的数量,以及陈设时正鼎、陪鼎、笾豆、?簋的位置、朝向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随意摆放。(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字义分解

读音:biān

[biān]

(名)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果实、干肉等的竹器。

读音:dòu

[dòu]

(1)(名)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有点像带高座的盘。

(2)(名)(名)豆类植物的种子:绿~。

(3)(名)形状像豆的东西:花生~。

笾豆相关成语

笾豆相关词语

关于笾豆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笾笋

下一个:笾祭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