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寺
【拼音】:āo tū sì
【繁体】:凹凸寺
【拼音】:āo tū sì
词语解释梁武帝建,南京一乘寺之别称。唐、张彦远画一乘寺门之匾额,远望之,似有凹凸,近视则为寻常之画,故世人称之曰凹凸寺。
读音:āo,wā
[āo]
[ āo ]1. 周围高,中间低,与“凸”相对:凹凸不平。凹透镜。凹版印刷(印刷术之一,与“凸版印刷”相反)。
[ wā ]1. 同“洼”(用于地名):碾子凹(在陕西)。
读音:tū
[tū]
高于周围(跟“凹”相对):~出。~起。挺胸~肚。凹~不平。
读音:sì
[sì]
(1)(名)古代官署名
(2)(名)佛教的庙宇:碧云~|护国~。
(3)(名)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