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七真
【拼音】:wǔ zǔ qī zhēn
【注音】:ㄨˇㄗㄨˇㄑ一ㄓㄣ
词语解释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见元·李道谦《七真年谱》。五祖七真[wǔzǔqīzhēn]⒈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见元·李道谦《七真年谱》。
基础解释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
引证解释⒈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见元李道谦《七真年谱》。引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网络解释五祖七真全真道道统源远流长,称太上老君传于金母,金母传白云上真,白云上真传王玄甫,王玄甫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将全真道统上溯到老子,并尊王玄甫为全真道的始祖。后经元世祖、武宗的诏封,玄甫等遂被全真道奉为“五祖”。
汉语大词典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见元李道谦《七真年谱》。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其他释义1.道教语。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见元李道谦《七真年谱》。
1.殿后五祖七真像移于殿左,十王殿、三官祠位于殿右。
2.嘉靖年间,建十王殿。两侧配房为十王殿,内祀十大阎罗王。”盖陵阳有十王殿,神鬼皆木雕,妆饰如生。在十王殿上,却有一位「犯人」的神灵供奉。在改建中十王殿多已拆除,唯在崖头上尚存一个。下庙于正殿之外,还有东、西十王殿和吕祖亭等。这里也有十王殿和十八层地狱的塑像,同样很著名。、十王殿、大悲殿、药师殿等数10座金碧辉煌的建筑。殿后五祖七真像移于殿左,十王殿、三官祠位于殿右。。在下庙的正殿之外,还有东、西十王殿和吕祖亭等。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zǔ
[zǔ]
(1)(名)父母亲的上一辈:~父|~母。
(2)(名)祖宗:~产|~坟|~籍|~上|~业|~遗。
(3)(名)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师|鼻~。
(4)(名)姓。
读音:qī
[qī]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读音:zhēn
[zhēn]
(1)(形)真实;真诚
(2)(副)的确;实在(强调程度深):时间过得~快!|“人勤地不懒”这话~不假。
(3)(形)清楚确实: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