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贤
【拼音】:xià xián
【注音】:ㄒ一ㄚˋㄒ一ㄢˊ
【结构】:下(独体结构)贤(上下结构)
【简体】:下贤
【繁体】:下賢
词语解释屈己以尊贤。下贤[xiàxián]⒈屈己以尊贤。
基础解释屈己以尊贤。
引证解释⒈屈己以尊贤。引《礼记·表记》:“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新唐书·舒元舆传》:“古贡士未有轻於此者,且宰相公卿繇此出,夫宰相公卿非贤不在选,而有司以隶人待之,诚非所以下贤意。”
网络解释下贤下贤,拼音xiàxián,是指屈己以尊贤。
综合释义屈己以尊贤。《礼记·表记》:“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新唐书·舒元舆传》:“古贡士未有轻於此者,且宰相公卿繇此出,夫宰相公卿非贤不在选,而有司以隶人待之,诚非所以下贤意。”谓在下之贤者。《礼记·表记》:「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唐书·选举志》:「有司以隶人待之,非下贤意。」《吕氏春秋·慎大览》篇名。
汉语大词典屈己以尊贤。《礼记·表记》:“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新唐书·舒元舆传》:“古贡士未有轻于此者,且宰相公卿繇此出,夫宰相公卿非贤不在选,而有司以隶人待之,诚非所以下贤意。”
其他解释1.谓在下之贤者。《礼记·表记》:「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唐书·选举志》:「有司以隶人待之,非下贤意。」
其他释义1.屈己以尊贤。
1.战败后,句践一方面公然向国人谢罪,一方面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多年。
2.章怀太子李贤曾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典,并召集天下贤士及朝中文官一同注释了《后汉书》一书。
3.既不求仕,岂可在这辇毂之下!且纪指挥虽是下贤,闻他骄恣,后必有祸。
4.许卲每个月都要公布对于天下贤才的评价,从朝廷到地方,每个月都等他公布分数和评语,被称为“月旦评”。
5.神女之下,贤女十、斋女百、游女千,人者虽众却分司清明,无刻意倡廉而人人皆能谨守扬善,人神共舞,和乐美满。
6.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给世人留下贤妻良母的形象,她虽然稳稳当当地当了三十几年的皇后,但最终也没逃过悲惨的下场。
7.古代有远见的政治家,为广招天下贤才而一馈十起、一沐三提发,这种态度值得我们的领导干部学习。
8.章怀太子李贤曾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典,并召集天下贤士及朝中文官一同注释了《后汉书》一书。【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9.许卲每个月都要公布对于天下贤才的评价,从朝廷到地方,每个月都等他公布分数和评语,被称为“月旦评”。【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378054/】
10.古代有远见的政治家,为广招天下贤才而一馈十起、一沐三提发,这种态度值得我们的领导干部学习。(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xián
[xián]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