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运
【拼音】:gé yùn
【注音】:ㄍㄜˊㄩㄣˋ
【结构】:革(独体结构)运(半包围结构)
【繁体】:革運
词语解释国运变更。革运[géyùn]⒈国运变更。
基础解释国运变更。
引证解释⒈国运变更。引南朝宋明帝《天符颂》:“天符革运,世诞英皇。”《隋书·苏威传》:“时高熲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
网络解释革运革运,拼音是géyù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国运变更。
综合释义国运变更。南朝宋明帝《天符颂》:“天符革运,世诞英皇。”《隋书·苏威传》:“时高熲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
汉语大词典国运变更。南朝宋明帝《天符颂》:“天符革运,世诞英皇。”《隋书·苏威传》:“时高颎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
其他释义1.国运变更。
1.他还写道:这是"一切历史中最伟大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变革运动。"。
2.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普遍展开,如暴风骤雨,势不可挡。
3.改革运动在南方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4.在地理大发现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下,明清之际许多耶稣会传教士纷纷来华。
5.争取民主变革运动的茨万吉拉伊派的秘书长比蒂说,选民的登记名单被严重夸大了,这为操纵选举制造了很多机会。
6.这场改革运动的中心任务,就是仿效日本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7.以往有人把近代基督教新教循道公会在黔滇川多民族地区传播并引发广泛的社会改革运动,笼统归之于外国传教士的作用。
8.津民盟曾与民革运举行过非正式对话,但无果而终。
9.周五茨万基拉伊将面对民主变革运动国会,投票决定是否支持两位领导人组建联合政府。
10.叙利亚的争取改革运动爆发于五个月前,在部分程度上是由于受到其他中东北非国家要求改革运动的鼓舞。
读音:gé,jí
[gé]
[ gé ]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改变:革新。革命。改革。变革。
3.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姓。
[ jí ]1.(病)危急
读音:yùn
[yùn]
(1)(动)运动。
(2)(动)搬运;运输。
(3)(动)运用。
(4)(Yù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