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
【拼音】:shī tú zhì
【简体】:师徒制
【繁体】:師徒制
网友释义师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即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工作当中的一种制度。通常中国传统的师徒制分为两种概念:第一种是师傅与徒弟,徒弟在师傅门下学习手艺,师傅将手艺传授给徒弟,徒弟免费为师傅工作。双方多为商业与利益的合作,所以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一说。第二种是师父与徒弟的关系,师父不仅承担起徒弟的老师、教授技艺的责任,还要承担起父亲的责任,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对徒弟的生活进行照顾,而徒弟对待师父则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这种没有血缘却胜似血缘的关系,让师父与徒弟往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读音:shī
[shī]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
读音:zhì
[zhì]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