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尚书
【拼音】:gǔ wén shàng shū
【简体】:古文尚书
【繁体】:古文尚書
网友释义古文尚书原指《尚书》的一种本子,后发展为学术体系之称。传说西汉景帝程姬之子刘余封为鲁王后,为扩大王府,侵占一部分孔子旧居,在屋壁中发现暗藏的《礼》《论语》《孝经》《尚书》等简书,因其字体远在先秦,时人称为蝌蚪文字。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以伏生所传校定,多出二十五篇。《商书·盘庚》分上、中、下,伏生合而为一,《周书·顾命》与《康王之诰》则合在一起,《秦誓)上下两篇,亦合在一起。又多出四篇,总共五十九篇,四十六卷。
辞典修订版书名。四十六篇,较伏生所传者多十六篇。汉时得自孔子故宅壁中的尚书,皆科斗古文,故称为「古文尚书」。今本尚书五十八篇中,有二十五篇为东晋时梅赜伪作,学者称为「伪古文尚书」。
读音:gǔ
[gǔ]
(1)(名)古代(跟‘今’相对):太~|厚今薄~。
(2)(形)经历多年的:~画|这座庙~得很。
(3)(名)古体诗:五~|七~。
(4)(Gǔ)姓。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shàng
[shàng]
1. 还(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2. 尊崇,注重:尚武。尚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尚。时尚。
4. 矜夸,自负:自尚其功。
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
读音:shū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