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堑
【拼音】:háo qiàn
【结构】:壕(左右结构)堑(上下结构)
【简体】:壕堑
【繁体】:壕塹
词语解释护城河。壕沟,战壕。
基础解释1.护城河。2.战壕、壕沟。
引证解释亦作“壕壍”。护城河。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一:“城外兇众,飞矢抛木者,壕壍俱满。”壕沟,战壕。清吴敏树《九日鹿角登高诗序》:“山临湖上,絶高而顶平,古屯军壕堑存焉。”萧华《周总理访问志愿军伤员》诗:“中朝抗美同壕堑,友谊之花血凝成。”
网络解释壕堑壕堑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壕沟,战壕。出自《九日鹿角登高诗序》。
汉语大词典亦作“壕堑”。(1).护城河。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一:“城外凶众,飞矢抛木者,壕堑俱满。”(2).壕沟,战壕。清吴敏树《九日鹿角登高诗序》:“山临湖上,绝高而顶平,古屯军壕堑存焉。”萧华《周总理访问志愿军伤员》诗:“中朝抗美同壕堑,友谊之花血凝成。”
辞典修订版护城河。《三国演义.第五八回》:「长安乃西汉建都之处,城郭坚固,壕堑险深,急切攻打不下。」战壕、壕沟。《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晋王命李嗣昭、周德威分兵做二道,填却壕堑,焚烧营寨,鼓噪而入。」
国语词典护城河。
1.尽管敌人数量众多,帝国士兵脸上却毫无惧色,前有壕堑拒马长枪巨盾,后有重炮火铳强弓硬弩,如此坚固的防线根本不是毫无组织的日军所能突破的。
2.半夜时分,回匪从堡寨墙根下悄悄向东北方运动,越过壕堑,攀墙堞而上。
3.人足备,则每名需草或柴薪、或土石若干,书夜迫逐,缓者杀之,迫逐填塞其壕堑立平,或供鹅洞炮座等用,不惜数万人,以此攻城壁,无不破者。
4.马超在长安城下,虽然连番对长安发起进攻,但无奈长安城郭坚固,壕堑深险,强攻实在难以攻下。
5.坚实宽广的土堤,深深的壕堑,厚重的石墙,密布的大炮、石弹,形状怪异的棱堡,以及唯一的吊桥。
6.如同欧洲西线战场一样,唐军与俄罗斯帝国军队在奥伦堡到阿斯特拉罕这条战线上陷入了苦战之中,双方均无法迅速突破对方的壕堑网。
7.是的,她一直在看。看时光在铁与火中煎熬,看岁月在血与泪中流逝,看血肉之躯铸成壕堑,有死无退,看忠魂义魄九域飞扬,万众一心。风凝雪舞。
8.淞沪地区多水网,河沟纵横,地下水也很丰富,掘地不到几尺,便渗出了泥水了,再往下挖,掘出的壕堑便几乎是半沟的泥水。
9.深深的壕堑,单吊桥,厚重的石壁,八座巨大的塔楼大炮、毛瑟枪、火焰与烟雾。
10.深深的壕堑、双重的吊桥、厚重的石壁、八座巨大的塔楼大炮、毛瑟枪、火焰与烟雾。
读音:háo
[háo]
(1)(名)护城河:城~。
(2)(名)壕沟:沟满~平。
读音:qiàn,zàn,jiàn
[qiàn]
[ qiàn ]1.深坑、壕沟:堑谷、高垒深堑。
2.挖掘:堑壕。
3.险阻的地形:天堑。
[ zàn ]古同“錾”。
[ jiàn ]古通“渐”,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