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利剔弊
【拼音】:xīng lì tī bì
【注音】:ㄒ一ㄥㄌ一ˋㄊ一ˋㄅ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兴利剔弊
【繁体】:興利剔弊
词语解释见“兴利除害”。兴利剔弊[xìnglìtībì]⒈见“兴利除害”。
基础解释 见“[[兴利除害]]”。
综合释义兴利剔弊[xīnglìtībì]振兴利益,剔除弊害。《红楼梦.第五六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作「兴利除弊」、「兴利除害」。
国语辞典振兴利益,剔除弊害。《红楼梦.第五六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作「兴利除弊」、「兴利除害」。兴利剔弊[xīnglìtībì]⒈振兴利益,剔除弊害。也作「兴利除弊」、「兴利除害」。引《红楼梦·第五六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成语解释兴利剔弊
辞典修订版振兴利益,剔除弊害。《红楼梦.第五六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作「兴利除弊」、「兴利除害」。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振兴利益,剔除弊害。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亦作兴利除弊、兴利除害。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
其他释义剔:剔除;弊:弊端,害处。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1.探春算起帐来,越算越兴奋,于是三人就计议了一番,在大观园实行兴利剔弊的新政,实施承包责任制,以提升大观园的GDP值。
2.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或定礼制乐,或兴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举贤去佞,或敬慎刑名,或留心案牍。”
读音:xīng,xìng
[xīng]
[ xīng ]1.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兴叹”)。百废待兴。
2.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兴盛。兴旺。兴隆。兴衰。复兴。兴替(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兴。新兴。
5. 准许:不兴胡闹。
6. 或许:兴许。
7. 姓。
[ xìng ]1.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
读音:lì
[lì]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
读音:tī
[tī]
(1)(动)分解骨肉;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
(2)(动)从缝隙里往外挑。
(3)(动)剔除。
(4)(名)汉字的笔画。即挑(tiǎo)。
读音:bì
[bì]
(1)(名)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营私舞~。
(2)(名)害处;毛病:兴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