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廱
【拼音】:bì yōng
【结构】:璧(上下结构)廱(左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璧廱'。2.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璧廱[bìyōng]⒈见“璧雍”。
引证解释⒈见“璧雍”。
汉语大词典见“璧雍”。《汉语大词典》:璧雍 拼音:bìyōng亦作“璧廱”。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汉王充《论衡·骨相》:“韩太傅为诸生时,借相工五十钱,与之俱入璧雍之中,相璧雍弟子谁当贵者。”《三辅黄图·辟廱》:“周文王辟廱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廱。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之流行也。”
其他释义1.见'璧雍'。
读音:bì
[bì]
(名)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美玉的通称。
读音:yōng
[yōng]
1.和谐;和乐。
2.古通“壅”,堵塞:“~河三日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