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堂
【拼音】:yù yīng táng
【注音】:ㄩˋ一ㄥㄊㄤˊ
【结构】:育(上下结构)婴(上下结构)堂(上下结构)
【繁体】:育嬰堂
词语解释育婴堂yùyīngtáng。(1)旧时收养弃婴的机构。又称“育婴院”。育婴堂[yùyīngtáng]⒈旧时收养弃婴的机构。又称“育婴院”英foundlinghospital;babyfarm;
基础解释旧时收养弃婴的机构。又称“育婴院”
引证解释⒈旧时收养弃婴的机构。按,宋淳祐七年创慈幼局,此为育婴堂之始。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养济院育婴堂义塚地》。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生一男,弃诸曲巷;闻在育婴堂,想已长成。”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禁溺子女。不得已难养者准无子之人抱为己子,不得作奴视之。或交育婴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七:“是我出了主意,夜里把他抱了出去,扔在徐家汇育婴堂的门口。”
综合释义旧时收养弃婴的机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生一男,弃诸曲巷;闻在育婴堂,想已长成。”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禁溺子女。不得已难养者准无子之人抱为己子,不得作奴视之。或交育婴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七:“是我出了主意,夜里把他抱了出去,扔在徐家汇育婴堂的门口。”按,宋淳祐七年创慈幼局,此为育婴堂之始。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养济院育婴堂义塚地》。
汉语大词典旧时收养弃婴的机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生一男,弃诸曲巷;闻在育婴堂,想已长成。”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禁溺子女。不得已难养者准无子之人抱为己子,不得作奴视之。或交育婴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七:“是我出了主意,夜里把他抱了出去,扔在徐家汇育婴堂的门口。”按,宋淳祐七年创慈幼局,此为育婴堂之始。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养济院育婴堂义冢地》。
法语orphelinat
其他释义1.旧时收养弃婴的机构。
1.田野的另一端是育婴堂。
2.慈善事业建筑有土山湾育婴堂、孤儿院工场等。
3.在这些控告之上,还有人竟控告我在负责育婴堂事务时雇用老掉了牙的、昏庸的亲戚给育婴堂做饭。
读音:yù
[yù]
1. 生养:育龄。节育。生儿育女。
2. 养活:育婴。哺育。培育。抚育。养育。
3.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书育人。
读音:yīng
[yīng]
(1)(名)婴儿;不满一岁的小孩儿:~孩|~疾|妇~|育~。
(2)〈书〉触;缠绕。
读音:táng
[táng]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