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游辞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游辞

游辞

【拼音】:yóu cí

【注音】:一ㄡˊㄘˊ

【结构】:游(左右结构)辞(左右结构)

【简体】:游辞

【繁体】:游辭

解释

词语解释虚浮不实的言辞。游辞[yóucí]⒈虚浮不实的言辞。

引证解释⒈虚浮不实的言辞。引汉刘向《说苑·正谏》:“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南朝宋裴駰《<史记集解>序》:“删其游辞,取其要实,或义在可疑,则数家兼列。”《旧唐书·姜皎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武帝十三》:“取安之书而读之,原本老氏之言,而杂之以辩士之游辞。”亦作“游词”。浮而不实的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尝至刘尹所,清言良久,殷理小屈,游辞不已,刘亦不復答。”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空骋其华,固为事实所摈,设得其理,亦为游辞所埋矣。”《北史·魏长贤传》:“﹝魏彦﹞以《晋书》作者多家,体制繁杂,欲正其紕繆,删其游辞,勒成一家之典。”明李贽《复耿中丞书》:“屡欲附一书奉慰,第神绪忽忽,自心且不能平,而敢遽以世俗游词奉劝於公也耶?”

网络解释游辞游辞是指虚浮不实的言辞,出自汉代刘向的作品---《说苑·正谏》。

综合释义虚浮不实的言辞。汉刘向《说苑·正谏》:“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南朝宋裴駰《<史记集解>序》:“删其游辞,取其要实,或义在可疑,则数家兼列。”《旧唐书·姜皎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武帝十三》:“取安之书而读之,原本老氏之言,而杂之以辩士之游辞。”亦作“游词”。浮而不实的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尝至刘尹所,清言良久,殷理小屈,游辞不已,刘亦不復答。”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空骋其华,固为事实所摈,设得其理,亦为游辞所埋矣。”《北史·魏长贤传》:“﹝魏彦﹞以《晋书》作者多家,体制繁杂,欲正其紕繆,删其游辞,勒成一家之典。”明李贽《复耿中丞书》:“屡欲附一书奉慰,第神绪忽忽,自心且不能平,而敢遽以世俗游词奉劝於公也耶?”游辞[yóucí]无根据的言辞。《旧唐书.卷五九.姜謩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也作「游词」。轻薄调戏的言辞。

汉语大词典虚浮不实的言辞。汉刘向《说苑·正谏》:“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序》:“删其游辞,取其要实,或义在可疑,则数家兼列。”《旧唐书·姜皎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武帝十三》:“取安之书而读之,原本老氏之言,而杂之以辩士之游辞。”亦作“游词”。浮而不实的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尝至刘尹所,清言良久,殷理小屈,游辞不已,刘亦不复答。”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空骋其华,固为事实所摈,设得其理,亦为游辞所埋矣。”《北史·魏长贤传》:“﹝魏彦﹞以《晋书》作者多家,体制繁杂,欲正其纰缪,删其游辞,勒成一家之典。”明李贽《复耿中丞书》:“屡欲附一书奉慰,第神绪忽忽,自心且不能平,而敢遽以世俗游词奉劝于公也耶?”

国语辞典无根据的言辞。《旧唐书.卷五九.姜謩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也作「游词」。游辞[yóucí]⒈无根据的言辞。也作「游词」。引《旧唐书·卷五九·姜謩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⒉轻薄调戏的言辞。

辞典修订版无根据的言辞。《旧唐书.卷五九.姜謩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也作「游词」。轻薄调戏的言辞。

其他释义1.虚浮不实的言辞。

游辞造句更多 >>

1.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戳。

2.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3.其一,以散漫无章的浮言游辞,逞古今中外无所不知之能,语焉不详,却又做头头是道之状。

4.何蔑弃典文,幽沈仁义,游辞浮说,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馀俗,至今为患。

5.所以,诸葛亮在治政洽导中,‘开诫心,布公遭,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劲必戴。

6.“王(弼),何(晏)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

7.其一,以散漫无章的浮言游辞,逞古今中外无所不知之能,语焉不详,却又做头头是道之状。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8.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游辞造句)

字义分解

读音:yóu

[yóu]

(1)(动)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

(2)(动)从容地行走;闲逛:~逛|~街|~览|~乐|~历|~憩|~玩|~兴。

(3)(动)〈书〉交游;来往。

(4)(动)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牧|~民|~击|~好|~刃有余|~手好闲|浮~|浪~|远~|云~。

(5)(形)江河的一段:上~|中~|下~。

(6)(Yóu)姓。

读音:cí

[cí]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

游辞相关成语

游辞相关词语

关于游辞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优辞

下一个:有辞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