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邦
【拼音】:běn bāng
【注音】:ㄅㄣˇㄅㄤ
【结构】:本(独体结构)邦(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故乡;故国。本邦[běnbāng]⒈故乡;故国。
引证解释⒈故乡;故国。引《后汉书·蔡邕传》:“昔韩安国出自徒中,朱买臣出於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
网络解释本邦本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ěnbāng,意思是故乡;故国。
综合释义故乡;故国。《后汉书·蔡邕传》:“昔韩安国出自徒中,朱买臣出於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
汉语大词典故乡;故国。《后汉书·蔡邕传》:“昔韩安国出自徒中,朱买臣出于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
其他释义1.故乡;故国。
1.北韩与日本邦交正常化的谈判特使宋日昊说,如果制裁不取消,北韩就要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予以报复。
2.我在本邦的剑师团服过几年兵役,可惜从未上过战场,没有什么实战经验。
3.随之响炮之声,鼓乐齐鸣,仪程一毕,主考官当众开拆御封试题,展开一看,遂发言道:“第一道为笔答题,各邦国使臣各自可以汉文字或本邦国文字书写完毕上交。
4.自19世纪中叶开始南传本邦後,慢慢遍布我国各地,尤其客家人聚集或曾经活跃之处,如怡保、芙蓉、吉隆坡、槟城、太平、关丹、沙巴、砂劳越、柔佛等地。(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读音:bāng
[bāng]
(名)国:~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