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章琢句
【拼音】:diāo zhāng zhuó jù
【注音】:ㄉ一ㄠㄓㄤㄓㄨㄛˊㄐㄨ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刻意去修饰文章的词句。也作“雕章镂句”。雕章琢句[diāozhāngzhuójù]⒈见“雕章镂句”。
引证解释⒈见“雕章鏤句”。⒈见“雕章鏤句”。成语解释雕章琢句
综合释义象雕刻一样对文章的字句仔细斟酌修饰。
汉语大词典见“雕章镂句”。《汉语大词典》:雕章镂句(雕章镂句,彫章镂句) 拼音:diāozhānglòujù比喻刻意修饰文辞。唐白居易《议文章》:“今褒贬之文无覈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虽雕章镂句,将焉用之!”亦作“雕章琢句”、“雕章绘句”。宋俞文豹《吹剑录》:“此岂舒笺点翰,雕章琢句者所能出此!”彫章镂句:谓刻意雕琢词章。唐白居易《策林·议文章碑碣词赋》:“今褒贬之文无覈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虽彫章镂句将焉用之?”
出处清·赵翼《瓯兆诗话》:“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不屑于雕章琢句。”
英语write in an ornate stylepolish a composition
其他释义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1.这哪里是什么状纸啊,分明是一篇雕章琢句,踔厉风发的佳作。
2.文章贵有气势,出自天然,过分雕章琢句,反而失真。
3.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4.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飘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
5.他写文章总是雕章琢句。
6.他写文章喜欢雕章琢句。
7.太平盛世之时我也许会写写雕章琢句或纯然描写的书,又或者会对自己的政治立场全无意识。
8.太平盛世之时我也许会写写雕章琢句或纯然描写的书,又或者会对自己的政治立场全无意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20828/造句网)
9.这哪里是什么状纸啊,分明是一篇雕章琢句,踔厉风发的佳作
10.他写文章总是雕章琢句
读音:diāo
[diāo]
(1)(名)猛禽类鸟:老~。
(2)(动)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刻。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读音:zhuó,zuó
[zhuó]
[ zhuó ]1. 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喻用心推敲考虑、刻意求工:琢磨。雕琢(a.雕刻玉石等;b.过分地修饰文字,使人觉得不自然,如“琢琢之风不可长”)。琢刻。琢句。玉不琢,不成器。
[ zuó ]1. 〔琢磨〕思索、考虑,如“他的话我琢琢了很久,不明白什么意思”(“磨”读轻声)。
读音:jù,gōu
[jù]
[ jù ]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2. 〔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3.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gōu ]1.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