阏伯
【拼音】:yān bó
【简体】:阏伯
【繁体】:閼伯
词语解释⒈ 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阏伯[èbó]⒈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
基础解释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閼伯之星也。实纪商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閼伯、实沉之郤岁构。”李善注:“閼伯、实沉,则参商也。”
引证解释⒈ 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引: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閼伯之星也。实纪商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閼伯、实沉之郤岁构。”李善注:“閼伯、实沉,则参商也。”⒈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引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閼伯之星也。实纪商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閼伯、实沉之郤岁构。”李善注:“閼伯、实沉,则参商也。”
汉语大词典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阏伯之星也。实纪商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阏伯、实沉之郤岁构。”李善注:“阏伯、实沉,则参商也。”
国语辞典⒈ 人名。生卒年不详。为高辛氏长子。因与弟实沈不合,迁徙至商丘。见《左传·昭公元年》。⒉ 星名。位于东方,神话传说中为高辛氏长子阏伯所化。阏伯[èbó]⒈人名。生卒年不详。为高辛氏长子。因与弟实沈不合,迁徙至商丘。见《左传·昭公元年》。⒉星名。位于东方,神话传说中为高辛氏长子阏伯所化。
辞典修订版人名。生卒年不详。为高辛氏长子。因与弟实沈不合,迁徙至商丘。见《左传.昭公元年》。星名。位于东方,神话传说中为高辛氏长子阏伯所化。也称为「商星」。
其他释义1.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
1.森浸的二弟阏伯闻三弟自建都城,大怒,立刻前往帝都面见兄长姜森浸,请求出兵讨伐三弟。
2.契,即是阏伯,就是传说中的商之始祖。
3.州吁安忍,阏伯日寻,剑阁所以怀凶,晋阳所以兴乱,甸人为罄,淫刑斯逞。
4.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阏伯的父亲。
5.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虚也。
6.壬辰,命岁辰戌月祀大火,配以阏伯。
7.在古城周围和古城内,有燧人氏陵、阏伯台、三陵台、张巡祠、八关斋、侯方域的壮悔堂等古迹。https://www.chazidian.com/zj-7332/查字典造句
读音:è,yān
[yān]
[ è ]→阏氏
[ yān ]→阏氏
读音:bǎi,bó
[bó]
[ bó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 bǎi ]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 bà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