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岭古道
【拼音】:cǎo lǐng gǔ dào
【简体】:草岭古道
【繁体】:草嶺古道
网友释义草岭古道,是一条连接台湾新北市贡寮区远望坑与宜兰县头城镇大里山区的步道。属古代淡兰古道一部分,亦为仅存的路段之一(淡兰古道为台湾少数民族所开辟,今万华到宜兰间的道路)。“草岭”之名得自道旁山岭芒草生长茂盛,几乎不存其余树种。古道长约8.5公里,一面环山三面环海,有虎字碑,雄镇蛮烟碑等古迹,海景则可望见龟山岛,在古道失去运输用途后成为热门景点,由交通部观光局东北角海岸国家风景区负责经营管理。
辞典修订版位于我国台湾东北部的历史古道。开辟于清嘉庆年间。由台北盆地溯基隆河而上,翻越三貂岭与草岭而进入宜兰。即横亘于今新北市贡寮区至宜兰大里的丘陵地带。是清朝先民入台的移民路线之一。古称「淡兰古道」。全长约十公里。途中金字碑、虎字碑、雄镇蛮烟刻石都是有名的古迹。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
读音:lǐng
[lǐng]
1.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一道~。崇山峻~。翻山越~。
2.高大的山脉:南~。秦~。大兴安~。
3.专指大庾岭等五岭:~南。
4.姓。
读音:gǔ
[gǔ]
(1)(名)古代(跟‘今’相对):太~|厚今薄~。
(2)(形)经历多年的:~画|这座庙~得很。
(3)(名)古体诗:五~|七~。
(4)(Gǔ)姓。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