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诗
【拼音】:bīn shī
【注音】:ㄅ一ㄣㄕ
【结构】:豳(半包围结构)诗(左右结构)
【繁体】:豳詩
词语解释指《诗.豳风.七月》。豳诗[bīnshī]⒈指《诗·豳风·七月》。
引证解释⒈指《诗·豳风·七月》。引《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郑玄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籥为之声,《七月》言寒暑之事,迎气,歌其类也,此‘风’也而言‘诗’,‘诗’总名也。”宋姜夔《齐天乐》词:“《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严复《救亡决论》:“且何必西士,即如其言,则《豳诗》之所歌,《禹贡》之所载,何一不足令此子病生。”
网络解释豳诗豳诗指《诗·豳风·七月》,出自《周礼·春官·籥章》。
综合释义指《诗·豳风·七月》。《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郑玄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籥为之声,《七月》言寒暑之事,迎气,歌其类也,此‘风’也而言‘诗’,‘诗’总名也。”宋姜夔《齐天乐》词:“《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严复《救亡决论》:“且何必西士,即如其言,则《豳诗》之所歌,《禹贡》之所载,何一不足令此子病生。”豳诗[bīnshī]
汉语大词典指《诗·豳风·七月》。《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郑玄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籥为之声,《七月》言寒暑之事,迎气,歌其类也,此‘风’也而言‘诗’,‘诗’总名也。”宋姜夔《齐天乐》词:“《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严复《救亡决论》:“且何必西士,即如其言,则《豳诗》之所歌,《禹贡》之所载,何一不足令此子病生。”
其他释义1.指《诗.豳风.七月》。
读音:bīn
[bīn]
(名)古地名;在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也作邠。
读音:shī
[shī]
(名)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抄|~词|~风|~集|~句|~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