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肚子
【拼音】:yī dǔ zi
【注音】:一ㄉㄨˇ˙ㄗ
【结构】:一(独体结构)肚(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一肚子
【繁体】:一肚子
词语解释满肚子。一肚子[yīdǔzi]⒈满肚子。
基础解释满腹。
引证解释⒈满肚子。引《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狄希陈袖中取出二十文钱来,还了课资,怀着一肚子鬼胎家去。”《老残游记》第五回:“况这吴氏尤其可恨,他一肚子觉得我冤枉了他一家子。”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六:“王林生自认为狮子大开口,等刘国光还价;想不到人家一口答应了,便一肚子高兴。”
网络解释一肚子满肚子
综合释义满肚子。《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狄希陈袖中取出二十文钱来,还了课资,怀着一肚子鬼胎家去。”《老残游记》第五回:“况这吴氏尤其可恨,他一肚子觉得我冤枉了他一家子。”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六:“王林生自认为狮子大开口,等刘国光还价;想不到人家一口答应了,便一肚子高兴。”
网友释义词语解释(1).《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狄希陈袖中取出二十文钱来,还了课资,怀着一肚子鬼胎家去。”(2).《老残游记》第五回:“况这吴氏尤其可恨,他一肚子觉得我冤枉了他一家子。”(3).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六:“王林生自认为狮子大开口,等刘国光还价;想不到人家一口答应了,便一肚子高兴。”
国语辞典满腹。《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牛浦到了下处,惹了一肚子的气。」《红楼梦.第五一回》:「空心走来,一肚子冷风压上些东西,也不好。」也作「一肚皮」。一肚子[yīdùzi]⒈满腹。也作「一肚皮」。引《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牛浦到了下处,惹了一肚子的气。」《红楼梦·第五一回》:「空心走来,一肚子冷风压上些东西,也不好。」英语bellyful(ofsth),fullof(sth)德语imganzenBauch
辞典简编版满腹。 【造句】本来是一片好心,却惹来一肚子气。
英语completely full ofa stomachful of
其他释义1.满肚子。
1.七月开学,天气酷热,学校又在内陆地区,每天喝了一肚子水咣当咣当的,还是不解渴。晚上宿舍只有两个电扇,开门开窗还是一点风都没有,热得要崩溃。整夜整夜地失眠。楼顶的阳台泼上一桶水,马上就干了,我们就一桶一桶地泼,泼到湿了为止,待稍微有点干后,搬来席子就露天睡了,早上起来一身露水。
2.经过老师的开导,小红憋了一肚子的气烟消云散。
3.哎!一肚子的委屈向谁诉说呢?
4.所以我们才要交朋友啊,毕竟一肚子的话,憋着不说好难受的。
5.妈妈,我有一肚子的话想对你说,可是每次说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今天,我就借写作文的机会,请您听听我的心声吧。
6.我的好朋友小红本来一肚子却一种若无其事的样子。
7.所以这种人根本听不进去长者的教诲,本身已是满身成见,任何劝勉也听不进去,只装了一肚子垃圾,还自以为是的不懂装懂,你说这种人怎么去培养他的君子之道呢。
8.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像个正人君子,实际上一肚子坏水,是一个伪君子。
9.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像个正人君子,实际上一肚子坏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10.耿华自然明白他心里的想法,再次无所谓地笑了笑,毫不介意地说“秦团长,我知道您现在对我一肚子脾气,也知道您从骨子里瞧不起我。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dù,dǔ
[dǔ]
[ dù ]1.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肠胃部分:肚子。肚胁。肚皮。牵肠挂肚(挂念,不放心)。
2. 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炉肚儿。
3. 圆而凸起像肚子的:腿肚子。手指头肚儿。
[ dǔ ]1.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儿。烩肚丝。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