踶啮马
【拼音】:dì niè mǎ
【注音】:ㄉ一ˋㄋ一ㄝˋㄇㄚˇ
【结构】:踶(左右结构)啮(左右结构)马(独体结构)
【繁体】:踶齧馬
词语解释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踶啮马[dìnièmǎ]⒈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
引证解释⒈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引《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威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餘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縶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
网络解释踶啮马踶啮马
综合释义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威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餘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縶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
网友释义踶啮马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威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馀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絷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
汉语大词典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威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馀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絷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
其他释义1.一种烈性马。常蹄踢嘴咬。
读音:dì
[dì]
(动)踢、踏。
读音:niè
[niè]
(动)〈书〉(鼠、兔等动物)用牙啃或咬:虫咬鼠~。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