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冰
【拼音】:fá bīng
【注音】:ㄈㄚˊㄅ一ㄥ
【结构】:伐(左右结构)冰(左右结构)
【简体】:伐冰
【繁体】:伐冰
词语解释伐冰,凿取冰块。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称达官贵族。
基础解释见/'伐冰之家/',伐冰,凿取冰块。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之家”称达官贵族。
引证解释⒈见“伐冰之家”。
综合释义见“伐冰之家”。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汉语大词典见“伐冰之家”。《汉语大词典》:伐冰之家 拼音:fábīngzhījiā伐冰,凿取冰块。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之家”称达官贵族。《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郑玄注:“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梁书·武帝纪上》:“珍羞百品,同伐冰之家。”亦省作亦省作“伐冰”。唐柳宗元《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朝廷延首,方待以位。既而禄不及伐冰,政不获专达。”
国语辞典凿冰。
辞典修订版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其他解释谓伐击其冰也。见「伐冰之家」条。
其他释义1.见'伐冰之家'。
读音:fá
[fá]
(1)(动)砍:~树。
(2)(动)攻打:讨~。
读音:bīng
[bīng]
(1)(名)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2)(动)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
(3)(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其凉:把汽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