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
【拼音】:jīng jì jì shù kāi fā qū
【简体】:经济技术开发区
【繁体】:經濟技術開發區
词语解释⒈ 我国以发展高级科技产品、引进世界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独立经济区域。在这些区域内,采取经济特区的若干政策,给外商以优惠待遇。经济技术开发区[jīngjìjìshùkāifāqū]⒈我国以发展高级科技产品、引进世界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独立经济区域。在这些区域内,采取经济特区的若干政策,给外商以优惠待遇。
基础解释我国以发展高级科技产品、引进世界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独立经济区域。在这些区域内,采取经济特区的若干政策,给外商以优惠待遇。
引证解释⒈ 我国以发展高级科技产品、引进世界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独立经济区域。在这些区域内,采取经济特区的若干政策,给外商以优惠待遇。引:《人民日报》1984.5.28:“天津市技术改造领导小组,正在着手起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方案,争取尽快上报国务院审批。”⒈我国以发展高级科技产品、引进世界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独立经济区域。在这些区域内,采取经济特区的若干政策,给外商以优惠待遇。引《人民日报》1984.5.28:“天津市技术改造领导小组,正在着手起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方案,争取尽快上报国务院审批。”
网友释义经济技术开发区(Economic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Zone)是中国最早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据《2013中国开发区投资建设与转型升级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达到171个,其中东部84家,中部49家,西部38家,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区,普遍成为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
汉语大词典我国以发展高级科技产品、引进世界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独立经济区域。在这些区域内,采取经济特区的若干政策,给外商以优惠待遇。《人民日报》1984.5.28:“天津市技术改造领导小组,正在着手起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方案,争取尽快上报国务院审批。”
国语辞典⒈ 大陆地区指以发展高科技产品,引进世界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独立经济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jīngjìjìshùkāifāqū]⒈大陆地区指以发展高科技产品,引进世界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独立经济区域。
辞典修订版通常是指以发展高科技产品,引进世界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独立经济区域。
英语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其他释义我国为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业而在中心城市设立的特定区域,在区域内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
1.北太阳塑胶蓬布有限公司为于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2.京山轻机主厂区坐落在湖北省京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轻机工业园。
3.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一定要周密考虑,合理布局,否则会徒劳无功。
4.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跨跃性的发展;四个新建城市初具雏形;三十八个团场小城镇基本建成。
5.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建设单位为芜湖怡德置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芜湖市伟翔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芜湖中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筑设计院。
7.颍畔轻工业制品厂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8.到去年年底,新华印刷厂的主业迁往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对位于车公庄的老厂区进行开发改造。
9.最终,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合唱组特等奖,三厂工业园区黄卓娅、海门工业园区黄海鸣获得独唱组一等奖。
10.他们对征用土地修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事进行争论。
读音:jīng,jìng
[jīng]
[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读音:jì,jǐ
[jì]
[ jì ]1. 渡,过河: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无济于事。
[ jǐ ]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2. (濟)
读音:jì
[jì]
(名)技能;本领。
读音:shù,zhú
[shù]
[ shù ]1. 技艺:技术。艺术。武术。学术。不学无术。
2. 方法:战术。权术。心术。
3. 古代城市中的道路。
[ shú ]1. 古同“秫”,黏高梁。
[ zhú ]1. 〔白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2. 〔苍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可入药。
读音:kāi
[kāi]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读音:fā,fà
[fā]
[ fā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fà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读音:qū,ōu
[qū]
[ qū ]1. 分别:区分。区别。
2. 地域:地区。区划。
3. 〔区区〕小,细微:如“区区小事”。
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市辖区。
[ ōu ]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