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调
【拼音】:yǎ diào
【繁体】:雅調
词语解释⒈ 雅乐。⒉ 高雅的韵调或格调。⒊ 高雅有才情。雅调[yǎdiào]⒈雅乐。⒉高雅的韵调或格调。⒊高雅有才情。
基础解释雅乐。高雅的韵调或格调。3.高雅有才情。
引证解释⒈ 雅乐。引:《宋书·乐志四》:“迁善自雅调,成化由清均。”唐张濛《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诗:“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⒉ 高雅的韵调或格调。引:唐朱湾《筝柱子》诗:“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毛泽民词,意境不深,间有雅调。”⒊ 高雅有才情。引: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长洲惠茂卿,善鼓琴,别号桐庵,清醇雅调,善与人交。”⒈雅乐。引《宋书·乐志四》:“迁善自雅调,成化由清均。”唐张濛《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诗:“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⒉高雅的韵调或格调。引唐朱湾《筝柱子》诗:“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毛泽民词,意境不深,间有雅调。”⒊高雅有才情。引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长洲惠茂卿,善鼓琴,别号桐庵,清醇雅调,善与人交。”
综合释义雅乐。《宋书·乐志四》:“迁善自雅调,成化由清均。”唐张濛《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诗:“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高雅的韵调或格调。唐朱湾《筝柱子》诗:“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毛泽民词,意境不深,间有雅调。”高雅有才情。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长洲惠茂卿,善鼓琴,别号桐庵,清醇雅调,善与人交。”
汉语大词典(1).雅乐。《宋书·乐志四》:“迁善自雅调,成化由清均。”唐张濛《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诗:“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2).高雅的韵调或格调。唐朱湾《筝柱子》诗:“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毛泽民词,意境不深,间有雅调。”(3).高雅有才情。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长洲惠茂卿,善鼓琴,别号桐庵,清醇雅调,善与人交。”
其他释义1.雅乐。2.高雅的韵调或格调。3.高雅有才情。
读音:yǎ
[yǎ]
1. 正规的,标准的:雅言。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2.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典雅。雅观。雅教(
)。雅兴( )。雅座。雅俗。3. 平素,素来:雅爱。雅善鼓琴。
4. 极,甚:雅以为美。雅不欲为。
5. 交往:无一日之雅。
6. 酒器名:雅量(
)(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7.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雅颂。雅声(泛指诗歌)。
8. 古同“鸦”,乌鸦。
读音:tiáo,diào
[diào]
[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