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虎之蹊
【拼音】:è hǔ zhī xī
【繁体】:餓虎之蹊
词语解释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⒈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成语解释饿虎之蹊
网友释义成语:饿虎之蹊拼音:èhǔzhīxī解释:蹊:小路。饿虎之蹊:饿虎经过的小路。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词性:中性成语;古代成语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1.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2.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於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36291/饿虎之蹊造句]
3.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於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è
[è]
(1)(形)肚子空;想吃东西:很~。
(2)(动)使受饿:别~着牲口。
读音:hǔ
[hǔ]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qī,xī
[xī]
[ qī ]1. [蹊跷](—qiao)奇怪,可疑:这事有点儿蹊。
[ xī ]1. 小路:“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径(途径,如“独辟蹊蹊”)。
2. 践踏:“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
上一个:饿殍枕借
下一个: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