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
【拼音】:zhé zhōng
【简体】:折衷
【繁体】:折衷
词语解释⒈ 见“折中”。折衷[shézhōng]⒈见“折中”。
基础解释见“[[折中]]”。
引证解释⒈见“折中”。
综合释义见“折中”。折衷[zhézhōng]调和太过与不及,使之得当合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复似善骂,多失折衷。」也作「折中」。折衷[zhézhōng]采纳双方意见,取其共同可行之点。【造句】既然两方意见颇有差距,何不采用折衷的办法来谋求共识?
网友释义一般意义是调和各方面的意见使之适中。例如:我倒有个折衷的办法|宽猛折衷。也作“折中”。拼音:zhézhōng,英文:compromise。
汉语大词典见“折中”。
国语辞典⒈ 调和太过与不及,使之得当合理。南朝梁·刘勰也作「折中」。引:《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复似善骂,多失折衷。」折衷[zhézhōng]⒈调和太过与不及,使之得当合理。南朝梁·刘勰也作「折中」。引《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复似善骂,多失折衷。」英语variantof折中[zhe2zhong1]德语beeinträchtigen(V)法语fairedescompromis,prendrelavoiedumilieu,uncompromis,éclectique
辞典修订版调和太过与不及,使之得当合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复似善骂,多失折衷。」也作「折中」。
辞典简编版采纳双方意见,取其共同可行之点。 【造句】既然两方意见颇有差距,何不采用折衷的办法来谋求共识?
英语eclecticcompromiseeclecticisteclecticismcompromise sortcompromise witheclecticallyeclectic score
其他释义1.见'折中'。
1.其实这只不过是折衷主义在这个国家表现出来的冰山一角。
2.雅虎,微软和古狗均反驳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拥有更多的机会访问讯息的渠道,正是因为他们在中国营运,尽管他们采用一些折衷手段。
3.汰石子的墙面,外挑的阳台,表现了当时建筑潮流中折衷主义的时髦。
4.这种折衷的做法,是典型的托莱达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能成为奢侈品行业任期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之一。
5.近日,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建议将北方四岛按照面积进行二等分,以等分线作为日俄的边境,结果却招致国内的批评。
6.在第二阶段,由决策者界定的最佳工作点将从折衷过界的有效点中选择。
7.但是,他们认为那些把这种情况当作解释不发达问题的中心的人是折衷主义和专横武断。
8.你是一个真理,导引头,爱学习和您的利益,是折衷主义和多样化。
9.如果想要在今天就享用到无所不在的互联网,那你还是有几种选择的,只是它们都是折衷方案,且价格不菲。
10.这款平和的洁面霜是有机金盏花与荷荷芭油的折衷,能滋润和养分干燥或者成熟肌肤。
读音:zhē,zhé,shé
[zhé]
[ zhē ]1.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 zhé ]1. 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2. 幼年死亡:夭折。
3. 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4. 返转,回转:折返。
5. 损失:损兵折将。
6.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7. 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9. 心服:折服(a.信服;b.说服)。
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11. 判决:折狱。
[ shé ]1. 断:绳子折了。
2. 亏损:折本生意。
3. 姓。
读音:zhōng
[zhōng]
1. 内心:由衷。苦衷。无动于衷。衷肠。
2. 福,善:“降衷于下民”。
3. 正中不偏:折衷。
4. 贴身的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