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头钐
【拼音】:qí tóu shàn
汉语大词典即齐天钐。《中国民间故事选·捻军的故事》:“神海蜊一看不妙,随把海蜊向腰中一挎,抡起齐头钐跟清兵杀起来了。”参见“齐天钐”。《汉语大词典》:齐天钐(齐天钐) 拼音:qítiānshàn农具。捻军曾仿制作为武器。《中国歌谣资料·捻军民歌》:“张乐行,韩老万,出门就是大刀齐天钐。”原注:“齐天钐原是淮北地区打草的刀,很锋利。后来捻军曾仿照钐刀特制过一种武器。”
读音:qí
[qí]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shān,shàn
[shàn]
[ shān ]1. 一种金属元素,灰白色,有放射性,稀土金属。
2. 姓。
[ shàn ]1. 割庄稼的刀:钐镰;钐刀(均指把儿很长的大镰刀)。
2. 抡开镰刀割:钐草。钐麦。
3. 大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