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
【拼音】:zài xī
【注音】:ㄗㄞˋㄒ一
【结构】:在(半包围结构)昔(上下结构)
【简体】:在昔
【繁体】:在昔
词语解释从前;往昔。在昔[zàixī]⒈从前;往昔。
引证解释⒈从前;往昔。引《书·洪范》:“我闻在昔,鯀陻洪水,汩陈其五行。”汉班固《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宋曾巩《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於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於当今。”
网络解释在昔在昔,读音zàixī,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从前、往昔。
综合释义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鯀陻洪水,汩陈其五行。”汉班固《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宋曾巩《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於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於当今。”在昔[zàixī]往昔、从前。《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梁陈作诗》:「在昔蒙嘉运,矫迹入崇贤。」晋.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汉语大词典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汉班固《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宋曾巩《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于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于当今。”
国语辞典往昔、从前。在昔[zàixí]⒈往昔、从前。引《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梁陈作诗》:「在昔蒙嘉运,矫迹入崇贤。」晋·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辞典修订版往昔、从前。《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梁陈作诗》:「在昔蒙嘉运,矫迹入崇贤。」晋.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其他释义1.从前;往昔。
1.一群高层建筑在昔日的荒滩上拔地而起,美轮美奂,堪称壮观。
2.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陶渊明
3.在昔时几年发明了麋集的勤奋剔除任何海军谁不忠于光彩。
4.说来我们三支,在此际江湖上识者甚少,不过在昔年也是名闻天下。
5.该保守组织则认定,意大利又没有偷走这尊雕像,只不过是“碰巧在昔勒尼发现了,而昔勒尼当时也正好由意大利统治”。
6.当晚,马雪峰在昔日女友刘某家借宿一夜,第二天又辗转到另一女友哈某处,约其同去北京。
7.当晚,马雪峰在昔日女友刘某家借宿一夜,第二天又辗转到另一女友哈某处,约其同去北京生活。
8.惟侯式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
9.八里河人民硬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因地制宜合理改造,在昔日荒湖洼地上建起浓缩世界各地精华的集锦式公园,解决了皖北平原无景可游的问题。
10.在昔开国之始,祸乱相寻,窃国盗权者,项背相望,时艰民痛,吁其及矣。
读音:zài
[zài]
(1)(动)存在;生存
(2)(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他不~家|钢笔~桌子上。
(3)(动)留在:~位。
(4)(动)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
(5)(动)在于;决定于:学习好;主要~于自己努力。
(6)(助)“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7)(介)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
(8)(副)正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持续):姐姐~做功课。
读音:xī
[xī]
(名)古;从前:~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