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薮
【拼音】:dòu sǒu
【注音】:ㄉㄡˋㄙㄡˇ
【结构】:斗(独体结构)薮(上下结构)
【简体】:斗薮
【繁体】:斗藪
词语解释1.抖动;抖落。2.犹摆脱。3.小的泽地。斗薮[dòusǒu]⒈抖动;抖落。⒉犹摆脱。⒊小的泽地。
基础解释抖动;抖落。犹摆脱。小的泽地。
引证解释⒈抖动;抖落。引唐白居易《骠国乐》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藪龙蛇动。”唐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斗藪尘埃衣,謁师见真宗。”宋王禹偁《白龙泉》诗:“斗藪缨上尘,试就清涟濯。”⒉犹摆脱。引唐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大师亦斗藪尘劳。”唐白居易《赠邻里往还》诗:“但能斗藪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⒊小的泽地。引宋苏舜钦等《地动联句》:“斗藪不知大,轩干主者谁。”
网络解释斗薮斗薮是一个词语,拼音是dǒusǒu,意思是摇动、振落。
综合释义抖动;抖落。唐白居易《骠国乐》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藪龙蛇动。”唐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斗藪尘埃衣,謁师见真宗。”宋王禹偁《白龙泉》诗:“斗藪缨上尘,试就清涟濯。”犹摆脱。唐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大师亦斗藪尘劳。”唐白居易《赠邻里往还》诗:“但能斗藪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小的泽地。宋苏舜钦等《地动联句》:“斗藪不知大,轩干主者谁。”斗薮[dòusǒu]涤除烦恼。《文选.王巾.头陀寺碑文》唐.李善.注:「天竺言头陀,此言斗薮,斗薮烦恼,故言头陀。」唐.皮日休〈寺钟暝〉诗:「百缘斗薮无尘土,寸地章煌欲布金。」也作「抖擞」。
网友释义斗薮是一个词语,拼音是dǒusǒu,意思是摇动、振落。
汉语大词典(1).抖动;抖落。唐白居易《骠国乐》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唐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斗薮尘埃衣,谒师见真宗。”宋王禹偁《白龙泉》诗:“斗薮缨上尘,试就清涟濯。”(2).犹摆脱。唐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大师亦斗薮尘劳。”唐白居易《赠邻里往还》诗:“但能斗薮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3).小的泽地。宋苏舜钦等《地动联句》:“斗薮不知大,轩干主者谁。”
国语辞典涤除烦恼。《文选.王巾.头陀寺碑文》唐.李善.注:「天竺言头陀,此言斗薮,斗薮烦恼,故言头陀。」唐.皮日休〈寺钟暝〉诗:「百缘斗薮无尘土,寸地章煌欲布金。」也作「抖擞」。斗薮[dǒusǒu]⒈涤除烦恼。《文选·王巾·头陀寺碑文》唐·李善·注:「天竺言头陀,此言斗薮,斗薮烦恼,故言头陀。」唐·皮日休〈寺钟暝〉诗:「百缘斗薮无尘土,寸地章煌欲布金。」也作「抖擞」。
1.最精采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2.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白居易[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28085/造句网]
3.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白居易(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dǒu,dòu
[dòu]
[ dǒ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2.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3.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4.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5.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7.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10. 古同“陡”,突然。
[ dòu ]1. 对打:斗殴。战斗。
2. 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
3.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
4. 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5. 古同“逗”,逗引。
读音:sǒu
[sǒu]
(1)(名)〈书〉生长着很多草的湖。
(2)(名)〈书〉指人或物聚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