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
【拼音】:féng yán sì
【注音】:ㄈㄥˊ一ㄢˊㄙˋ
【结构】:冯(左右结构)延(半包围结构)巳(独体结构)
【简体】:冯延巳
【繁体】:馮延巳
词语解释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⒈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宰相。擅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婉约缠绵。有《阳春集》。
辞典修订版人名。(公元903~960)一作延嗣,字正中,五代南唐广陵(今江苏省江都县治)人。多才艺,能辩说,初任秘书,后任宰相,工于诗词及乐府。词多写闺情离思,用字清新秀美,感人深刻,对北宋词风影响很大。着有《阳春集》。
其他释义冯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词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宰相。擅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婉约缠绵。有《阳春集》。
读音:féng,píng
[féng]
[ féng ]1. 姓。
[ píng ]1. 古同“凭”,凭借,依靠。
读音:yán
[yán]
(1)(动)伸长;延长:蔓~|绵~|~年益寿|苟~残喘。
(2)(动)(时间)向后推迟:拖~|~期。
(3)(动)〈书〉聘请(教师、顾问等):~师|~医。
(4)姓。
读音:sì
[sì]
(名)地支的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