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棨
【拼音】:yín qǐ
【注音】:一ㄣˊㄑ一ˇ
【结构】:银(左右结构)棨(上下结构)
【繁体】:銀棨
词语解释古代出入宫闱﹑关津用的木制银字符信。
基础解释见/'银字棨/',古代出入宫闱﹑关津用的木制银字符信。
引证解释⒈见“银字棨”。
汉语大词典见“银字棨”。《汉语大词典》:银字棨(银字棨) 拼音:yínzìqǐ古代出入宫闱、关津用的木制银字符信。《宋书·王昙首传》:“元嘉四年,车驾出北堂,尝使三更竟开广莫门。南台云:‘应须白虎幡,银字棨。’不肯开门。”亦省作“银棨”。北周王褒《入朝守门开》诗:“铁符行警曙,银棨未开闉。”
其他释义1.见'银字棨'。
读音:yín
[yín]
(1)(名)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或白银。
(2)(名)跟货币有关的:~钱|~行|~根|~票。
(3)(名)像银子的颜色:~白|~耳|~狐。
读音:qǐ
[qǐ]
(名)古时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形状像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