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头
【拼音】:yā tóu
【注音】:一ㄚㄊㄡˊ
【结构】:鸭(左右结构)头(独体结构)
【简体】:鸭头
【繁体】:鴨頭
词语解释鸭头色绿,形容水色。鸭头[yātóu]⒈鸭头色绿,形容水色。
引证解释⒈鸭头色绿,形容水色。引唐李贺《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诗:“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宋苏轼《送别》诗:“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清纳兰性德《踏莎行》词:“春水鸭头,春山鸚嘴。”
网络解释鸭头(乌头属植物草乌的别称)草乌为毛茛科、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50~150cm,无毛。茎中部叶有稍长柄或短柄;叶片纸质或近革质,五角形,3全裂,中裂片宽菱形,渐尖,近羽状深裂,小裂片披针形,上面疏被短曲毛,下面无毛。总状花序窄长;花梗长2~5cm;小苞片线形;萼片5,紫蓝色,上萼片盔形;花瓣2,有长爪,距卷曲;雄蕊多数;心皮3~5。蓇葖果。花期~9月,果期10月。可作庭院观赏花卉,块根有毒,入药能祛风湿、散寒止痛。
综合释义鸭头色绿,形容水色。唐李贺《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诗:“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宋苏轼《送别》诗:“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清纳兰性德《踏莎行》词:“春水鸭头,春山鸚嘴。”鸭头[yātóu]鸭子头部。如:「卤味鸭头」。丫头。如:「那鸭头是谁家的女儿?生得好可爱。」
汉语大词典鸭头色绿,形容水色。唐李贺《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诗:“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宋苏轼《送别》诗:“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清纳兰性德《踏莎行》词:“春水鸭头,春山鹦嘴。”
国语辞典鸭子头部,如:「卤味鸭头」。鸭头[yātóu]⒈鸭子头部。例如:「卤味鸭头」。⒉丫头。例如:「那鸭头是谁家的女儿?生得好可爱。」
辞典修订版鸭子头部,如:「卤味鸭头」。丫头,如:「那鸭头是谁家的女儿?生得好可爱。」
其他释义1.鸭头色绿,形容水色。
1.当他跟朋友们一起去音乐节时,他由于戴着一个鸭头面具而闻名,只有那样他才能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2.据说店面开张不久,就树立了干锅鸭头,猪肚煲鸡,炝锅鱼和卤煮八珍锅四大招牌菜,集川菜、粤菜、京菜之精华,受到山城吃货们的欢迎。
3.诗中的秋兔毫指的是一种毛笔,鸭头绿指的就是洮河砚,故洮河砚又被称为鸭头绿。
4.英格:我们不能没吃到“麻辣鸭头”就走!
5.除怀旧菜式外,堂屋的其他菜品也广受顾客好评,比如米粉肉、腐竹牛腩、鸭头、梅干菜烧猪脚等。
6.正餐时吃,鸭头下多些辅材,消遣时吃就干脆啃鸭头啃到过瘾,不管是什么时候以什么目的来吃鸭头,最关键的是一个啃字。
7.菜名也延续了此主题:黑哨,贝克汉姆鸭头。
8.辣卤系列,林冲豹子火鸭头、朱武鸭脖、秦明板鸭、入云龙鸭翅。
9.跟外面摊摊上干瘪得只剩皮包骨头的鸭脑壳相比,这个五星级鸭头的肉香感要明显得多,啃起来也不费劲,非常软糯,入味。
10.干锅鸭头是可正食可小吃的一道菜。
读音:yā
[yā]
(名)(~子)鸟类的一科;通常指家鸭:~雏|~蛋|~蛋黄|~舌帽。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