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暅
【拼音】:fú gèng
【繁体】:伏暅
【拼音】:fú gèng
词语解释梁人,曼容之子,字玄曜。仕齐,为鄞县令,武帝时授五经博士。见《梁书·卷五十三》。
网友释义伏暅(462—520),字玄耀,南朝齐、梁良吏,平昌安丘(治今安丘西南)人。著名儒士伏曼容之子。幼传父业,能言玄理,知名于世。曾任永阳内史、新安太守,在郡清廉,梁武帝任其为豫章内史以示安慰。
读音:fú
[fú]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
读音:gèng
[gèng]
(动)〈书〉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