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七夕而见瑞
【拼音】:yǐ qī xī ér jiàn ruì
【繁体】:以七夕而見瑞
【拼音】:yǐ qī xī ér jiàn ruì
词语解释谓祥瑞之徵兆也。《感遇集》:「郭子仪至银州,夜见左右,皆赤光。仰视空中,骈车绣幄,中有一美女,自天而下。子仪拜祝,今七月七夕,必是织女降临,愿赐长寿富贵,女笑曰:『大富贵亦寿考。』言讫,冉冉升天,子仪后立功贵盛,年九十余薨。」;《精注雅俗故事读本·岁时》:「郭子仪以七夕而见瑞,富贵寿考。」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qī
[qī]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读音:xī
[xī]
(1)(形)太阳落山时:~阳|~照。
(2)(名)泛指晚上:前~。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jiàn,xiàn
[jiàn]
[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读音:ruì
[ruì]
(1)(形)吉祥:祥~|~雪。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