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事
【拼音】:shǐ shì
【注音】:ㄕˇㄕˋ
【结构】:使(左右结构)事(独体结构)
【简体】:使事
【繁体】:使事
词语解释诗文中引用典故。使事[shǐshì]⒈诗文中引用典故。
引证解释⒈诗文中引用典故。引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不必太著题,不必多使事。”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唐人有寄託,故使事灵;后人无寄託,故使事版。”
网络解释使事使事
综合释义诗文中引用典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不必太著题,不必多使事。”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唐人有寄託,故使事灵;后人无寄託,故使事版。”使事[shǐshì]使者所负之使命也。《史记·鲁仲连传》:「新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
网友释义《看动画学成语》是2010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汉语大词典诗文中引用典故。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不必太著题,不必多使事。”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唐人有寄托,故使事灵;后人无寄托,故使事版。”
其他解释使者所负之使命也。《史记·鲁仲连传》:「新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
其他释义1.诗文中引用典故。
1.这部纪录片把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地重现在大家的面前,终使事实真相大白于世。
2.“没有办法”或“不可能”使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
3.他们不相信只有下功夫、花过心血才能使事情好转,而相信事情本身会自然而然地好转!就像一个疯子认为地球自己会变成方的一样。
4.没有断字,可不是小问题:它使事情变得更糟,文本没有对齐,根本分不清一段到哪里结束。
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比喻句例句。
6.经验告诉我,大部分人不配我用诚实的态度对待。诚实大多数时候不会使事情更简单,反而导致尴尬和不必要的浮想联翩。一般会被指为缺心眼儿,同时助长一种极为不良的心态:自大。
7.蕴酿中的安全审查体系并非意料之外,也未必不合情理,但无疑不会使事情更为容易。
8.专家们认为,如果隐瞒事实、敷衍了事、为站不住脚的行为辩解或完全依赖于公关专业人员会使事态雪上加霜。
9.在写法上,好发议论,善于使事用典,具有“以鉴赏为诗”的特点。七古最能代表作者的艺术水平。
10.反驳者:如果发生任何状况,都会使事情变得复杂并且让我们分开。
读音:shǐ
[shǐ]
1.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迫使。
4. 假若: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读音:shì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