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事
【拼音】:zhǔ shì
【注音】:ㄓㄨˇㄕˋ
【结构】:主(独体结构)事(独体结构)
【简体】:主事
【繁体】:主事
词语解释主事zhǔshì。(1)主持处理事情。主事[zhǔshì]⒈主持处理事情。例主事人。当家主事。户部主事。——《明史》英manage;
基础解释主持处理事情主事人当家主事户部主事。——《明史》
引证解释⒈主持事务。引《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史记·李斯列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水浒传》第六十回:“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⒉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引《孽海花》第三五回:“所难的唐先生位卑职小……而且一个小小主事,突然召见,定要惹起后党疑心。”
网络解释主事主事:古代官职
综合释义主持事务。《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史记·李斯列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水浒传》第六十回:“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孽海花》第三五回:“所难的唐先生位卑职小……而且一个小小主事,突然召见,定要惹起后党疑心。”主事[zhǔshì]主持、掌理事务。《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水浒传.第六零回》:「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职官名。汉代光禄勳属官置有主事,为所属官员中最优秀者;南北朝时置尚书主事令史,为官署中的事务员,均非正式官职。至金时主事始为正官;明代六部各设主事,官阶从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民国初年在各部下亦设主事,职位与现在各部的科员相等。主事[zhǔshì]主持、掌理事务。 【造句】发生这样大的不幸,主事者应该负起责任。
网友释义官名,属于封建品级制度中较小的底层办事官吏。
汉语大词典(1).主持事务。《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史记·李斯列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水浒传》第六十回:“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2).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孽海花》第三五回:“所难的唐先生位卑职小……而且一个小小主事,突然召见,定要惹起后党疑心。”
国语辞典主持、掌理事务。主事[zhǔshì]⒈主持、掌理事务。引《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水浒传·第六〇回》:「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⒉职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置有主事,为所属官员中最优秀者;南北朝时置尚书主事令史,为官署中的事务员,均非正式官职。至金时主事始为正官;明代六部各设主事,官阶从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民国初年在各部下亦设主事,职位与现在各部的科员相等。
辞典修订版主持、掌理事务。《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水浒传.第六零回》:「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职官名。汉代光禄勳属官置有主事,为所属官员中最优秀者;南北朝时置尚书主事令史,为官署中的事务员,均非正式官职。至金时主事始为正官;明代六部各设主事,官阶从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民国初年在各部下亦设主事,职位与现在各部的科员相等。
辞典简编版主持、掌理事务。 【造句】发生这样大的不幸,主事者应该负起责任。
其他释义1.主持事务。2.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1.任何方案的订定,主事者都不宜先入为主,师心自用,要取决于大多数人的意见。
2.十二人,除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八字旗的旗主之外还有血卫统领赵强,赶死卒统领李龙二人,这新丘镇十二个主事人,此刻都拜倒在地。
3.同日,令唐古特学副教习席特敖、理藩院郎中班第以蒙文翻译班禅额尔德尼藏文奏书一份,令侍读学士乌拉泰、拜里、主事蒙格图以满文翻译。
4.土豹子不止一次和寨里的元老们说过,如果他年老体衰无力主事,就让小强管理鸡毛蒜皮家长理短的小事以及衣食住行生死存亡的大事。
5.当时李管主推脱说现在自己不是主事的,需要上报才行,段家的人却不依不饶,还说觉得三倍少了,他们要五倍,明显是来找茬的。
6.王念孙,字怀祖,号石臞,乾隆四十年进士,江苏高邮人,曾任工部主事、直隶永定河兵备道。
7.说话是李氏家族中几个主事的老爷子之一,辈分极高,修为高深,平日不怎么露面,一直在秘境内修身养性,这次却被李剑闹出的事情惊动,出关来主持。
8.换了贡献点,林枫背着背篓,来到了张主事单独办公的房间。
9.墓前有个石碑,碑文上有“清进户部主事显考孝通江府君之墓”。
10.接着,群僚百官纷纷进言,御史中丞海青峰、署理兵部侍郎卢腾远、东宫洗马虞文俊、翰林院编修岑渡、礼部主事仲暄都上疏为任停云辩诬。
读音:zhǔ
[zhǔ]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shì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