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
【拼音】:dà hé shàng
【注音】:ㄉㄚˋㄏㄜˊㄕㄤˋ
【结构】:大(独体结构)和(左右结构)尚(上下结构)
【简体】:大和尚
【繁体】:大和尚
词语解释对高僧的尊称。后世僧寺中住持亦称之。大和尚[dàhéshàng]⒈对高僧的尊称。⒉后世僧寺中住持亦称之。
引证解释⒈对高僧的尊称。引《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勒益重之,事必諮而后行,号曰大和尚。”⒉后世僧寺中住持亦称之。引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四:“沙门住方丈领众者,俗尊之曰大和尚。”
网络解释大和尚dàhéshàngㄉㄚˋㄏㄜˊㄕㄤˋ(1
综合释义对高僧的尊称。《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勒益重之,事必諮而后行,号曰大和尚。”后世僧寺中住持亦称之。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四:“沙门住方丈领众者,俗尊之曰大和尚。”大和尚[dàhéshàng]对和尚的尊称。《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石勒时,有天竺沙门浮图澄,……后为石勒所宗信,号为大和尚。」《晋书.卷九五.艺术传.佛图澄传》:「勒益重之,事必谘而后行,号曰大和尚。」
汉语大词典(1).对高僧的尊称。《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勒益重之,事必咨而后行,号曰大和尚。”(2).后世僧寺中住持亦称之。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四:“沙门住方丈领众者,俗尊之曰大和尚。”
国语辞典对和尚的尊称。大和尚[dàhéshàng]⒈对和尚的尊称。引《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石勒时,有天竺沙门浮图澄,……后为石勒所宗信,号为大和尚。」《晋书·卷九五·艺术传·佛图澄传》:「勒益重之,事必咨而后行,号曰大和尚。」
辞典修订版对和尚的尊称。《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石勒时,有天竺沙门浮图澄,……后为石勒所宗信,号为大和尚。」《晋书.卷九五.艺术传.佛图澄传》:「勒益重之,事必谘而后行,号曰大和尚。」
其他释义1.对高僧的尊称。2.后世僧寺中住持亦称之。
1.北魏和平年间,大和尚昙曜承拓跋氏之意在北魏京城大同修寺尊佛,遂于西郊武周山,依山建寺,并于山崖之上开凿石窟及佛像,便是著名的昙曜五窟。
2.尽管在无数人迹罕至的地方风餐露宿了大半生,经历了数不尽鲜为人知的磨难,但是终于到达了大彻大悟的境界,所以大和尚在佛法上比国师都略胜一筹也就不足为怪了。
3.尽避在无数人迹罕至的地方风餐露宿了大半生,经历了数不尽鲜为人知的磨难,但是终于到达了大彻大悟的境界,所以大和尚在佛法上比国师都略胜一筹也就不足为怪了。
4.增勤法师,妙林大和尚双手合十,虔诚祈祷,而身着黄色袈裟的法师们紧跟其后,手执香炉、龙杖、幢幡、宝盖等法器以迎请舍利。
5.胖大和尚法净脾气最是火爆,这时候看敌人又来玩这些他搞不懂的明堂,瞬间怒火中烧,忍不住骂出声来。
6.贵王侯,要我超度生灵,莫不筛出来,任我口腹贪饕;大和尚,要我开题缘簿,莫不沽将来,任我杯盘狼藉。
7.礼毕,众人进入佛家圣地,圣上向寺中长老一一介绍自己带来的能人异士,这其中有名噪一时的云游僧侣,求仙问道之隐士,还有许多其它寺院的大和尚。
8.观相知心,这大和尚慈眉善目,言语彬彬有礼,绝非恶人,更不可能是朝廷的鹰犬之流,自然无须自己防备什么。
9.说完,他便兀自向大门外走去,正好一转头看到了大和尚放在桌子旁的镔铁禅杖。
10.在药师殿内,还举行了“为天津爆炸事件伤亡同胞祈福超荐法会”,近百位僧人同声梵唱,游人香客合十礼佛,正中间是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诵经文祈愿。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hé,hè,huó,huò,hú
[hé]
[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 hè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 hú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读音:shàng
[shàng]
1. 还(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2. 尊崇,注重:尚武。尚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尚。时尚。
4. 矜夸,自负:自尚其功。
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