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舍
【拼音】:jiě shè
【注音】:ㄐ一ㄝˇㄕㄜˋ
【结构】:解(左右结构)舍(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谓免除徭役。解舍[jiěshè]⒈谓免除徭役。
引证解释⒈谓免除徭役。引《管子·五辅》:“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尹知章注:“解,放也;舍,免也。”《商君书·垦令》:“均出餘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又高其解舍。”高亨注:“解舍是当时法制上的术语,即解免役(包括兵役)……高其解舍即是提高解免徭役的条件。”⒉犹休止。见《经义述闻·周官上》“解止”。引《吴子·治兵》:“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王引之曰:“解舍犹休止也。”⒊官府,官舍。引《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尔后不住僧坊,别立解舍,诸僧多效之。”
网络解释解舍解舍,谓免除徭役。
综合释义谓免除徭役。《管子·五辅》:“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尹知章注:“解,放也;舍,免也。”《商君书·垦令》:“均出餘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又高其解舍。”高亨注:“解舍是当时法制上的术语,即解免役(包括兵役)……高其解舍即是提高解免徭役的条件。”犹休止。《吴子·治兵》:“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王引之曰:“解舍犹休止也。”见《经义述闻·周官上》“解止”。官府,官舍。《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尔后不住僧坊,别立解舍,诸僧多效之。”
汉语大词典谓免除徭役。《管子·五辅》:“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尹知章注:“解,放也;舍,免也。”《商君书·垦令》:“均出馀子之使令,以世使之,又高其解舍。”高亨注:“解舍是当时法制上的术语,即解免役(包括兵役)……高其解舍即是提高解免徭役的条件。”犹休止。《吴子·治兵》:“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王引之曰:“解舍犹休止也。”见《经义述闻·周官上》“解止”。官府,官舍。《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尔后不住僧坊,别立解舍,诸僧多效之。”
其他释义1.谓免除徭役。
1.而我们的标准校车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到位,很多地方根本就没钱购置,于是,很多社会车辆贴上个“校车”的标签就来解舍近取远的燃眉之急,急中出错势必难免。
2.不受影响的配偶们参加后援小组会议之后,通常会得到抒解。舍本说。
3.而我们的标准校车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到位,很多地方根本就没钱购置,于是,很多社会车辆贴上个“校车”的标签就来解舍近取远的燃眉之急,急中出错势必难免。!
4.不受影响的配偶们参加后援小组会议之后,通常会得到抒解。舍本说。(查字典www.chazidian.com解舍造句)
5.而我们的标准校车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到位,很多地方根本就没钱购置,于是,很多社会车辆贴上个“校车”的标签就来解舍近取远的燃眉之急,急中出错势必难免。(https://www.chazidian.com/zj-248840/查字典造句)
6.不受影响的配偶们参加后援小组会议之后,通常会得到抒解。舍本说。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48840/
读音:jiě,jiè,xiè
[jiě]
[ jiě ]1. 剖开,分开:解剖。分解。瓦解。解体。
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3. 除去,除,废除,停止:解放(a.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b.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
4. 溶化:溶解。解冻。
5. 讲明白,分析说明: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
6. 懂,明白:理解。见解。
7. 调和,处理: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
8. 高兴,开心:解颜而笑。
9. 排泄:解手。
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11. 演算方程式:解方程。
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
[ jiè ]1. 发送。
2. 押送财物或犯人: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
[ xiè ]1. 古同“懈”,松弛,懈怠。
2. 古同“邂”,邂逅。
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卖解的。跑马卖解。
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
5. 姓。
读音:shě,shè
[shè]
[ shě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