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
【拼音】:shěng shí
【结构】:省(上下结构)时(左右结构)
【简体】:省时
【繁体】:省時
词语解释减少时间的耗费。
综合释义减少时间的耗费。如:「骑车比走路要省时多了。」
辞典修订版减少时间的耗费,如:「骑车比走路要省时多了。」
法语gagner du temps、faire une économie de temps
辞典简编版减少时间的耗费。 【造句】骑车比走路要省时多了。
1.勤俭日,为节约成本,快发短信吧,一毛钱搞定,省钱又省心;为节约时间,快发短信吧,一按键就行,省时又省力。一条短信传真情,祝你勤俭日开心!
2.同时,在各村设立服务代办点,群众有事干部代办,变群众跑为干部跑,真正把困难留给机关、把方便让给群众,既省时省力,又能把事情办好。
3.以前搬家,求亲靠友,诸多不便;现在搬家,打个电话,工人上门,省时省力。
4.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论文发表的快速通道,在科研方法上走捷径,省时间,并通过拉帮走关系,奉承拍马让期刊主编接受自己的论文。
5.“讲效率”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作不惜工本的事,二是作省时省力的事。动作快是讲效率;有条理是讲效率;聚精会神是讲效率;计划得当也是讲效率。
6.这将会为您节省时间,并能更好地与其他需要设置警报的程序集成。
7.在大规模行动花粉可混合惰性石松孢子,聚氯乙烯,淀粉或滑石粉和应用负压式曰本苹果授粉,以节省时间和花粉。
8.使用铆钉枪可以节省时间,加入铝及铝板材建设偏袒或庇护所。
9.要节省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10.我已经汇编了三部分的一系列提示,以帮助减少你每个月的食品费用,并帮助您节省时间和金钱!
读音:shěng,xǐng
[shěng]
[ shěng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xǐng ]1.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读音:shí
[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