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
【拼音】:wài tái
【注音】:ㄨㄞˋㄊㄞˊ
【结构】:外(左右结构)台(上下结构)
【繁体】:外臺
词语解释1.官名。后汉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2.官名。兰台。3.官名。汉因秦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三台'。
基础解释官名。后汉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官名。兰台。官名。汉因秦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三台/'。
引证解释⒈官名。后汉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引《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谢夷吾﹞爰牧荆州,威行邦国……寻功简能,为外臺之表。”⒉官名。兰台。引《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兰臺为外臺,秘书为内阁,臺、阁一也。”⒊官名。汉因秦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三臺”。
网络解释外台官名。后汉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
综合释义官名。后汉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谢夷吾﹞爰牧荆州,威行邦国……寻功简能,为外臺之表。”官名。兰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兰臺为外臺,秘书为内阁,臺、阁一也。”官名。汉因秦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三臺”。
汉语大词典(1).官名。后汉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谢夷吾﹞爰牧荆州,威行邦国……寻功简能,为外台之表。”(2).官名。兰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台、阁一也。”(3).官名。汉因秦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三台”。
其他释义1.官名。后汉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2.官名。兰台。3.官名。汉因秦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三台'。
1.此外,台伯河泛滥到了岸上,一颗彗星出现,一个双头婴儿出生,以及一个女人生了五胞胎。
2.这家餐厅的管理层认为,“便所”餐厅受到追捧,说明创意餐饮深受台北人喜爱。除厕所餐厅外,台北还有监狱、医院等主题餐厅。
3.会议开始前及结束后,记者可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台阶下及大礼堂外进行采访活动,可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东侧的指定区域采访列席会议的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
4.另外,台当局还特别提醒民众,不要只留意“娃娃车”有无超载,还要注意其他标准,合格幼儿园不代表有合格“娃娃车”。
5.另外台北人每年都会庆祝城隍爷的生日。
6.唐代药典《新修本草》有“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的详细记录,《外台秘要》说它可使“年四五十妇人,如十五女子”。
7.唐代医学家王焘写的《外台秘要》里记载过一则“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有兴趣的女性读者不妨试一试。
8.此外,台北市、南投县、九族文化村和嘉义县亦是赏樱花的好去处。
9.她说,都在评估中,海外台商很热情邀约,各地后援会纷纷成立,现在都有透过电话联机及影片表达恳托。
10.洪秀柱表示,都在评估中,海外台商热情邀约,各地后援会也纷纷成立,她透过电话连线与影片表达恳托之意。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tái,tāi
[tái]
[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