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麻
【拼音】:zhǔ má
【注音】:ㄓㄨˇㄇㄚˊ
【结构】:主(独体结构)麻(半包围结构)
【简体】:主麻
【繁体】:主麻
词语解释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聚会。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聚礼日,通称'主麻',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教徒于此日正午后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为'主麻拜'。
基础解释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聚会。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聚礼日,通称/'主麻/',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教徒于此日正午后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为/'主麻拜/'。
引证解释⒈阿拉伯文jum'a的音译,意为聚会。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聚礼日,通称“主麻”,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教徒于此日正午后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为“主麻拜”。引方思一《伊斯兰教史话·伊斯兰教的“五功”》:“每星期五午后集中到清真寺内作集体礼拜,称为‘聚礼’,阿拉伯语称‘主麻’。”
综合释义阿拉伯文jum'a的音译,意为聚会。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聚礼日,通称“主麻”,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教徒于此日正午后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为“主麻拜”。方思一《伊斯兰教史话·伊斯兰教的“五功”》:“每星期五午后集中到清真寺内作集体礼拜,称为‘聚礼’,阿拉伯语称‘主麻’。”主麻[zhǔmá]伊斯兰教徒称一个星期为一个「主麻」。为阿拉伯语jum'a的音译。每个星期五聚集做礼拜,称为「主麻日」。
国语辞典回教徒称一个星期为一个「主麻」。为阿拉伯语jum'a的音译。每个星期五聚集做礼拜,称为「主麻日」。
辞典修订版伊斯兰教徒称一个星期为一个「主麻」。为阿拉伯语jum'a的音译。每个星期五聚集做礼拜,称为「主麻日」。
其他释义1.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聚会。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聚礼日,通称'主麻',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教徒于此日正午后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为'主麻拜'。
1.通常,男性穆斯林会于大清真寺参加周五主麻聚礼,倾听伊玛目宣讲布道,许多人甚至不惜长途跋涉至此。
2.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传统节日时,成百上千的穆斯林会聚于此,朝圣礼拜。
3.然而,这也许是有压力的,因为在伊斯兰的教法中有一条固定的制度那就是妇女是不允许领男人礼拜或负责主麻的讲经。
4.早些的时候,当局已经禁止了大多数清真寺的主麻拜,以防止维吾尔族引发进一步的动乱。
5.和风丽日,擂主麻叔谋急着赴任,但这选取精英的事,还得先办了。
6.然而,带领公众礼拜和负责主麻的讲经是不能由妇女来执行。
7.卡扎菲的耐心显然到了极限。第二天,星期五(主麻日),安全部队全副武装,穿着他们现已声名狼藉的黄色建筑工程帽涌入了班加西街头。
8.但是在1月28日主麻日聚礼后后,我看到无穷无尽的人流涌向自由广场。
9.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传统节日时,成百上千的穆斯林会聚于此,朝圣礼拜。(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96358/造句网)
10.早些的时候,当局已经禁止了大多数清真寺的主麻拜,以防止维吾尔族引发进一步的动乱。[https://www.chazidian.com/zj-296358/查字典造句]
读音:zhǔ
[zhǔ]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má
[má]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 指“芝麻”:麻酱。麻油。
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 喻纷乱:麻乱。麻沸。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