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
【拼音】:wù quán
【结构】:物(左右结构)权(左右结构)
【简体】:物权
【繁体】:物權
词语解释指人在法定范围内,可以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与债权共同构成民法上的财产权制度。分自物权与他物权、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等。
英语right in rementiretiesproperty lawreal rightin rem of propertyin rem
辞典修订版法学上指直接管领特定物的财产权。如土地的抵押权是不动产的物权之一。
1.并指出,物权行为抽象原则正确性的基础不是交易安全论,而是平衡论。
2.值得一提的是,在网络时代,传统理论认为传统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在适用种类物交易方面是无法保障交易安全的观点将因种类物和特定物的区分或者种类物的特定化失去意义而无法继续自圆其说。
3.按揭是与抵押权、质押权等相对应的一种新兴的担保物权。
4.堪以为例的是,物权法草案自向社会公布征求修改意见以来,在月余时间内,各地群众寄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意见已逾万件。
5.此前,由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曾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质疑物权法草案有明显的鼓吹私有化倾向,违反了宪法,导致该法未能在今年两会上提请审议。
6.这位北大教授对《物权法》的批评质疑涉及意识形态、法理等相当高的层面,作为非专业人士,我显然无能力对此妄加评骘。
7.自物权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后,数年来随着法律草案的不断变化,对阵双方时喜时悲,交替感受着冰火两重天的滋味。
8.一封公开信叫停一部物权法草案,巩献田现在可说是站立在潮头浪尖上,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罪人”。
9.动产抵押作为一种新兴的担保方式,在担保物权中独占鳌头。
10.摘要在担保物权制度中,以担保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抵押权、留置权、优先权、质权等。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
读音:quán
[quán]
(1)(名)〈古〉秤锤。
(2)〈书〉(动)权衡:~其轻重。
(3)(名)权力:当~|有职有~。
(4)(名)权利:人~|公民~|选举~|发言~。
(5)(名)有利的形势:主动~|制空~。
(6)(动)权变;权宜:~谋。
(7)(副)权且;姑且:~充|死马~当活马医。
(8)姓。〈古〉又同“颧”。